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长株潭典型中轻度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有效性分析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14-25页
    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4-17页
        1.1.1 国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第14-15页
        1.1.2 国内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 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第17-19页
        1.2.1 大气沉降第17-18页
        1.2.2 有机肥第18-19页
        1.2.3 生活污水第19页
    1.3 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有效态及其影响因素第19-21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5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 研究工作概况第22-24页
    1.7 技术路线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5-26页
    2.2 试验设计第26-30页
        2.2.1 大气干湿沉降试验第26页
        2.2.2 田间微区试验第26-29页
        2.2.3 温室盆栽试验第29-30页
    2.3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第30-31页
    2.4 样品测定方法第31-33页
        2.4.1 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样重金属浓度第31-32页
        2.4.2 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第32页
        2.4.3 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及形态第32-33页
        2.4.4 水稻重金属含量第33页
    2.5 数据处理第33-34页
3 大气沉降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34-46页
    3.1 大气重金属沉降浓度和通量变化特征第34-40页
        3.1.1 大气重金属月沉降浓度变化第34-37页
        3.1.2 大气重金属月沉降通量变化第37-40页
    3.2 大气沉降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第40-43页
        3.2.1 长沙县大气沉降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第40-41页
        3.2.2 湘潭县大气沉降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第41-43页
    3.3 大气沉降对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43-45页
        3.3.1 长沙县大气沉降对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3.3.2 湘潭县大气沉降对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肥料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46-58页
    4.1 肥料对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6-50页
        4.1.1 肥料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4.1.2 肥料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第47-50页
    4.2 肥料对土壤Cd赋存形态的影响第50-53页
        4.2.1 肥料对红黄泥农田土壤Cd赋存形态的影响第50-52页
        4.2.2 肥料对河沙泥农田土壤Cd赋存形态的影响第52-53页
    4.3 肥料对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53-57页
        4.3.1 肥料对红黄泥农田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53-55页
        4.3.2 肥料对河沙泥农田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其他污染源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58-71页
    5.1 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58-62页
        5.1.1 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第58-59页
        5.1.2 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59-60页
        5.1.3 水稻-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第60-62页
    5.2 秸秆还田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62-65页
        5.2.1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第62-63页
        5.2.2 秸秆还田对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63-64页
        5.2.3 水稻-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第64-65页
    5.3 石灰调控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65-69页
        5.3.1 石灰调控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的影响第65-67页
        5.3.2 石灰调控对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67-68页
        5.3.3 水稻-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71-72页
    6.2 特色与创新第72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附录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炭纤维电极的电容除盐性能及电极污染特性研究
下一篇:添加填料对减缓MBR膜污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