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织染、服装、刺绣工艺美术论文

符号人类学视野下的靖西壮锦文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第10-20页
        一、国内外关于符号的研究第10-16页
        二、关于壮锦的研究第16-20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理论与创新之处第20-22页
        一、研究方法与理论第20-21页
        二、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一章 边陲小城靖西及其文化符号——壮锦第22-30页
    第一节 行政区划第22-23页
    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23-24页
    第三节 人文环境第24-26页
        一、靖西壮族历史梗概第24-25页
        二、靖西壮族民俗文化第25-26页
    第四节 靖西壮锦的历史概况第26-29页
        一、历史演变第26-28页
        二、空间分布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二章 靖西壮锦文化符号的形态第30-49页
    第一节 靖西壮锦文化符号的物质形态第30-40页
        一、品类材质第30-36页
        二、色彩取向第36-37页
        三、图案题材第37-40页
    第二节 靖西壮锦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第40-48页
        一、婚姻观念第41-42页
        二、生殖观念第42-44页
        三、花婆信仰第44-47页
        四、审美趣味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靖西壮锦文化符号的传承第49-67页
    第一节 民俗活动:靖西壮锦的传承场域第49-52页
    第二节 空间位移:“从乡村到城市”第52-61页
        一、以私人生产模式为主的家庭空间第53-55页
        二、以工厂生产模式为主的市场空间第55-57页
        三、以建构地方形象为主的政治空间第57-61页
    第三节 功能转移:“从实用到审美”第61-66页
        一、以实用为主的早期壮锦第61-63页
        二、以审美为主的现代壮锦第63-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当代靖西壮锦文化符号的重构第67-85页
    第一节 当下靖西壮锦文化符号重构的必要性第67-75页
        一、主流话语实践的失衡第67-71页
        二、市场经济的重组第71-73页
        三、社区居民的“失语性”第73-75页
    第二节 当下靖西壮锦文化符号的重构方式第75-84页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良好衔接第76-77页
        二、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第77-80页
        三、政府与社区居民合理的符号权力争夺第80-82页
        四、新媒体的广泛传播第82-84页
    小结第84-85页
结语第85-86页
附录1第86-88页
附录2第88-94页
附录3第94-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后记第103-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亚电影中的视听语言东方化探索--以侯孝贤、金基德和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为例
下一篇:当代工笔画的构图与色彩形式表达--对我艺术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