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特征及其稳定性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土壤质量与土壤有机碳库第11页
    1.2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研究第11-12页
    1.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稳定性的关系第12-13页
    1.4 自然与人为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第13-14页
    1.5 草地退化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14-16页
    1.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案第17-23页
    2.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2 技术路线图第18页
    2.3 研究区域概况第18-19页
    2.4 试验地选择第19-20页
    2.5 研究方法第20-21页
    2.6 数据处理第21-22页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2-23页
第三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和结构组成第23-29页
    3.1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维数特征第23-24页
    3.2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粒径体积百分含量与分形维数的关系第24-26页
    3.3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特征第26页
    3.4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粒径分布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第26-27页
    3.5 讨论第27-29页
第四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物理组分变异特征第29-35页
    4.1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粗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第29-30页
    4.2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细颗粒有机碳分布规律第30-31页
    4.3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轻组有机碳变化规律第31-32页
    4.4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及向保护性有机碳转化速率第32-33页
    4.5 讨论第33-35页
第五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化学与生物组分分布特征第35-41页
    5.1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变化规律第35-36页
    5.2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布特征第36-37页
    5.3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布特征第37-38页
    5.4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可矿化碳分布规律第38-39页
    5.5 讨论第39-41页
第六章 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理第41-48页
    6.1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敏感指数第41-43页
    6.2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特征第43页
    6.3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第43-45页
    6.4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结构组成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第45-46页
    6.5 讨论第46-4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7.1 结论第48-49页
    7.2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1页
致谢第61-63页
个人简介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矮植被覆盖下垫面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
下一篇:基于3S技术的彭阳县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