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43页 |
1.1 引言 | 第21-22页 |
1.2 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的发展史 | 第22-25页 |
1.2.1 铁基非晶合金的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1.2.2 铁基纳米晶合金的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1.2.3 富铁非晶/纳米晶合金的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1.3 非晶合金的形成与制备 | 第25-31页 |
1.3.1 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 | 第25-28页 |
1.3.2 非晶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28-29页 |
1.3.3 非晶合金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1.4 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形成机制 | 第31-36页 |
1.4.1 非晶合金的结构弛豫 | 第31-32页 |
1.4.2 非晶合金的晶化 | 第32-35页 |
1.4.3 非晶合金晶化的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1.5 添加元素对铁基非晶合金的影响 | 第36-38页 |
1.5.1 添加Co、Ni等铁磁性元素的影响 | 第36-37页 |
1.5.2 添加Cu元素的影响 | 第37-38页 |
1.5.3 添加小原子元素B,Si,P等的影响 | 第38页 |
1.5.4 添加大原子元素Zr,Nb,Mo,Hf等的影响 | 第38页 |
1.6 添加元素化对富铁非晶/纳米晶合金的影响 | 第38-40页 |
1.6.1 添加元素对晶化区间的影响 | 第38-39页 |
1.6.2 添加元素对α-Fe相晶化的影响 | 第39页 |
1.6.3 微合金化对化合物析出的影响 | 第39-40页 |
1.7 富铁非晶/纳米晶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 第40页 |
1.8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3页 |
1.8.1 研究意义 | 第40-41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第二章 合金成分的设计、制备及测试 | 第43-58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43-44页 |
2.2 工艺流程 | 第44-45页 |
2.3 合金成分设计 | 第45-49页 |
2.4 实验材料及制备 | 第49-51页 |
2.4.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2.4.2 合金熔炼 | 第49-50页 |
2.4.3 带材制备 | 第50-51页 |
2.5 热处理工艺 | 第51-53页 |
2.6 分析测试方法 | 第53-58页 |
2.6.1 XRD衍射分析 | 第53-54页 |
2.6.2 DSC热分析 | 第54-55页 |
2.6.3 VSM磁化测试 | 第55-56页 |
2.6.4 矫顽力测试 | 第56-58页 |
第三章 Hf对富铁Fe_(86)B_(13)Cu_1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及磁性能的影响 | 第58-76页 |
3.1 引言 | 第58-59页 |
3.2 (Fe_(86)B_(13)Cu_1)_(100-x)Hf_x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 | 第59-64页 |
3.2.1 (Fe_(86)B_(13)Cu_1)_(100-x)Hf_x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59-60页 |
3.2.2 (Fe_(86)B_(13)Cu_1)_(100-x)Hf_x合金的热稳定性 | 第60-63页 |
3.2.3 (Fe_(86)B_(13)Cu_1)_(100-x)Hf_x合金淬态的磁性能 | 第63-64页 |
3.3 (Fe_(86)B_(13)Cu_1)_(100-x)Hf_x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与磁性能 | 第64-67页 |
3.3.1 (Fe_(86)B_(13)Cu_1)_(100-x)Hf_x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 | 第64-65页 |
3.3.2 (Fe_(86)B_(13)Cu_1)_(100-x)Hf_x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磁性能 | 第65-67页 |
3.4 Fe_(86)B_(13)Cu_(1-y)Hf_y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 | 第67-72页 |
3.4.1 Fe_(86)B_(13)Cu_(1-y)Hf_y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67-68页 |
3.4.2 Fe_(86)B_(13)Cu_(1-y)Hf_y合金的热稳定性 | 第68-70页 |
3.4.3 Fe_(86)B_(13)Cu_(1-y)Hf_y合金的磁性能 | 第70-72页 |
3.5 Fe_(86)B_(13)Cu_(1-y)Hf_y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和磁性能 | 第72-74页 |
3.5.1 Fe_(86)B_(13)Cu_(1-y)Hf_y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 | 第72-73页 |
3.5.2 Fe_(86)B_(13)Cu_(1-y)Hf_y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磁性能 | 第73-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Fe增加对Fe_(86)B_(13)Cu_(0.5)Hf_(0.5)和Fe_(86)B_(13)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及磁性能的影响 | 第76-91页 |
4.1 引言 | 第76-77页 |
4.2 Fe_(86+a)(B_(13)Cu_(0.5)Hf_(0.5))_(14-a)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 | 第77-80页 |
4.2.1 Fe_(86+a)(B_(13)Cu_(0.5)Hf_(0.5))_(14-a)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77页 |
4.2.2 Fe_(86+a)(B_(13)Cu_(0.5)Hf_(0.5))_(14-a)合金的热稳定性 | 第77-79页 |
4.2.3 Fe_(86+a)(B_(13)Cu_(0.5)Hf_(0.5))_(14-a)合金的磁性能 | 第79-80页 |
4.3 Fe_(86+a)(B_(13)Cu_(0.5)Hf_(0.5))_(14-a)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与磁性能 | 第80-83页 |
4.3.1 Fe_(86+a)(B_(13)Cu_(0.5)Hf_(0.5))_(14-a)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 | 第80-81页 |
4.3.2 Fe_(86+a)(B_(13)Cu_(0.5)Hf_(0.5))_(14-a)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磁性能 | 第81-83页 |
4.4 Fe_(86+b)(B_(13)Cu_(0.4)Hf_(0.6))_(14-b)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 | 第83-87页 |
4.4.1 Fe_(86+b)(B_(13)Cu_(0.4)Hf_(0.6))_(14-b)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83-84页 |
4.4.2 Fe_(86+b)(B_(13)Cu_(0.4)Hf_(0.6))_(14-b)合金的热稳定性 | 第84-85页 |
4.4.3 Fe_(86+b)(B_(13)Cu_(0.4)Hf_(0.6))_(14-b)合金的磁性能 | 第85-87页 |
4.5 Fe_(86+b)(B_(13)Cu_(0.4)Hf_(0.6))_(14-b)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与磁性能 | 第87-89页 |
4.5.1 Fe_(86+b)(B_(13)Cu_(0.4)Hf_(0.6))_(14-b)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 | 第87-88页 |
4.5.2 Fe_(86+b)(B_(13)Cu_(0.4)Hf_(0.6))_(14-b)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磁性能 | 第88-8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Si添加对Fe_(86)B_(13-c)Si_c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及磁性能的影响 | 第91-103页 |
5.1 引言 | 第91-92页 |
5.2 Fe_(86)B_(13-c)Si_c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 | 第92-97页 |
5.2.1 Fe_(86)B_(13-c)Si_c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92-94页 |
5.2.2 Fe_(86)B_(13-c)Si_cCu_(0.4)Hf_(0.6)合金的热稳定性 | 第94-95页 |
5.2.3 Fe_(86)B_(13-c)Si_cCu_(0.4)Hf_(0.6)合金的磁性能 | 第95-97页 |
5.3 Fe_(86)B_(13-c)Si_cCu_(0.4)Hf_(0.6)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与磁性能 | 第97-100页 |
5.3.1 Fe_(86)B_(13-c)Si_cCu_(0.4)Hf_(0.6)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 | 第97-98页 |
5.3.2 Fe_(86)B_(13-c)Si_cCu_(0.4)Hf_(0.6)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磁性能 | 第98-100页 |
5.4 Fe_(86)B_(12.5)Si_(0.5)Cu_(0.4)Hf_(0.6)非晶合金的进一步探讨 | 第100-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P添加对Fe_(86)B_(13-d)P_d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及磁性能的影响 | 第103-115页 |
6.1 引言 | 第103-104页 |
6.2 Fe_(86)B_(13-d)P_d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 | 第104-109页 |
6.2.1 Fe_(86)B_(13-d)P_d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104-106页 |
6.2.2 Fe_(86)B_(13-d)P_dCu_(0.4)Hf_(0.6)合金的热稳定性 | 第106-107页 |
6.2.3 Fe_(86)B_(13-d)P_dCu_(0.4)Hf_(0.6)合金的磁性能 | 第107-109页 |
6.3 Fe_(86)B_(13-d)P_dCu_(0.4)Hf_(0.6)非晶合金晶化的相结构与磁性能 | 第109-111页 |
6.3.1 Fe_(86)B_(13-d)P_dCu_(0.4)Hf_(0.6)非晶合金热处理后的相结构 | 第109-110页 |
6.3.2 Fe_(86)B_(13-d)P_dCu_(0.4)Hf_(0.6)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磁性能 | 第110-111页 |
6.4 Fe_(86)B_(12.5)P_(0.5)Cu_(0.4)Hf_(0.6)非晶合金的进一步探讨 | 第111-11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七章 Si添加对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及磁性能的影响 | 第115-133页 |
7.1 引言 | 第115-116页 |
7.2 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 | 第116-127页 |
7.2.1 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116-117页 |
7.2.2 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合金的热稳定性 | 第117-119页 |
7.2.3 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合金的磁性能 | 第119-120页 |
7.2.4 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 | 第120-127页 |
7.3 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与磁性能 | 第127-129页 |
7.3.1 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相结构 | 第127-128页 |
7.3.2 Fe_(86)B_(12)Si_eP_(1-e)Cu_(0.4)Hf_(0.6)非晶合金晶化后的磁性能 | 第128-129页 |
7.4 Fe_(86)B_(12)Si_(0.75)P_(0.25)Cu_(0.4)Hf_(0.6)非晶合金的进一步探讨 | 第129-13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结论 | 第133-13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8-150页 |
致谢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