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激光技术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2 强激光场中的电离现象 | 第12-15页 |
1.2.1 多光子电离和阈上电离 | 第13-14页 |
1.2.2 遂穿电离和越垒电离 | 第14-15页 |
1.2.3 序列和非序列双电离 | 第15页 |
1.3 高次谐波发射 | 第15-18页 |
1.3.1 高次谐波的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3.2 高次谐波发射机制 | 第16-18页 |
1.3.3 高次谐波研究的意义 | 第18页 |
1.4 阿秒激光脉冲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18-20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21-28页 |
2.1 激光场的形式和原子模型势 | 第21-22页 |
2.1.1 激光场的形式 | 第21页 |
2.1.2 原子的模型势 | 第21-22页 |
2.2 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含时Schr(?)dinger方程 | 第22-24页 |
2.2.1 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含时Schr(?)dinger方程 | 第22-24页 |
2.2.2 激光与分子相互作用的含时Schr(?)dinger方程 | 第24页 |
2.3 含时Schr(?)dinger方程的数值求解 | 第24-26页 |
2.4 小波变换方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激光脉宽对H_2~+分子高次谐波干涉最小值的影响 | 第28-36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理论模型 | 第29-30页 |
3.3 不同激光脉宽对高次谐波谱干涉现象的影响 | 第30-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梯形脉冲的后半部分叠加弱的脉冲对光谱红移现象的影响 | 第36-48页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4.2 激光场形式和参数选取 | 第37页 |
4.3 H_2~+分子高次谐波发射的光谱红移现象 | 第37-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非均匀场作用下H_2~+分子偶次谐波的产生 | 第48-56页 |
5.1 引言 | 第48-49页 |
5.2 非均匀场作用下偶次谐波产生的机制 | 第49-55页 |
5.3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总结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硕士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