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临床研究 | 第11-19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1-13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11页 |
(二)病例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临床分组 | 第13页 |
(二)临床用药 | 第13页 |
(三)用药方案 | 第13页 |
(四)观察指标测定方法与步骤 | 第13-14页 |
(五)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六)统计分析 | 第15页 |
三、一般资料分析 | 第15-16页 |
(一)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布比较 | 第15页 |
(二)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Thl/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第15页 |
(三)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 β-HCG、E2、P水平比较 | 第15-16页 |
(四)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TSH、FT4水平比较 | 第16页 |
(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脾肾亏虚证候积分比较 | 第16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16-19页 |
(一)总有效率 | 第16页 |
(二)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 第16-17页 |
(三)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脾肾亏虚证候积分比较 | 第17页 |
(四)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β-HCG、E2、P水平比较 | 第17页 |
(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SH、FT4水平比较 | 第17-18页 |
(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hl/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30页 |
一、中医对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的认识 | 第19-22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19-20页 |
(二)辨证论治 | 第20-22页 |
二、早期先兆流产与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性 | 第22-25页 |
(一)西医对早期先兆流产的认识 | 第22-23页 |
(二)西医对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认识 | 第23-24页 |
(三)早期先兆流产与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性 | 第24-25页 |
三、Th1、Th2型细胞因子与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性 | 第25页 |
(一)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 | 第25页 |
(二)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性 | 第25页 |
四、参芪寿胎丸加味方的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 第25-27页 |
(一)组方分析 | 第25-26页 |
(二)药理研究 | 第26-27页 |
五、临床疗效分析 | 第27-30页 |
(一)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第27-28页 |
(二)E2、P、β-HCG水平及TSH、FT4水平变化分析 | 第28页 |
(三)血清Thl/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综述 | 第35-44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发表论文 | 第51-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