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陈云群众工作观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8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8-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创新点第19-20页
2 陈云群众工作观形成的基础和发展历程第20-32页
    2.1 陈云群众工作观形成的基础第20-26页
        2.1.1 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2 现实基础第24-26页
    2.2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发展历程第26-31页
        2.2.1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萌芽时期(1919年—1937年)第26-27页
        2.2.2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形成时期(1938年—1945年)第27-28页
        2.2.3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成熟时期(1946年—1977年)第28-30页
        2.2.4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发展时期(1978年—1995年)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思想体系第32-46页
    3.1 陈云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第32-35页
        3.1.1 坚持相信、依靠与教育引导相统一原则第32-33页
        3.1.2 坚持发动群众与改善民生相统一原则第33页
        3.1.3 坚持服务群众与党风廉政相统一原则第33-34页
        3.1.4 坚持经济建设与为人民群众负责相统一原则第34-35页
    3.2 陈云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第35-41页
        3.2.1 相信群众第35-37页
        3.2.2 依靠群众第37-38页
        3.2.3 发动群众第38-39页
        3.2.4 服务群众第39-41页
    3.3 陈云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第41-45页
        3.3.1 宣传教育法第42-43页
        3.3.2 情绪疏导法第43页
        3.3.3 深入调查法第43-44页
        3.3.4 民主健全法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当代价值第46-54页
    4.1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理论意义第46-48页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第46-47页
        4.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理论体系第47-48页
    4.2 陈云群众工作观的现实意义第48-53页
        4.2.1 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第49-50页
        4.2.2 有利于统筹兼顾维系社会的稳定发展第50-52页
        4.2.3 有利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游戏治疗提高昆明中专聋生自我意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