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制度概述 | 第8-12页 |
2.1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概念及相关概念比较研究 | 第8-10页 |
2.1.1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概念 | 第8页 |
2.1.2 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 | 第8-10页 |
2.2 立法现状 | 第10-12页 |
第3章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理论基础与争议 | 第12-17页 |
3.1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3.1.1 分权制衡理论 | 第12-13页 |
3.1.2 基本人权保障理论 | 第13-14页 |
3.2 学界对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制度的争议 | 第14-17页 |
3.2.1 行政强制执行权全面回归行政机关 | 第14-15页 |
3.2.2 行政机关自力执行为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辅 | 第15页 |
3.2.3 建立行政执行诉讼 | 第15-16页 |
3.2.4 保持现有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并完善 | 第16-17页 |
第4章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7-27页 |
4.1 程序设定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 | 第17-18页 |
4.2 大量调解和和解无对应的制度规范 | 第18-22页 |
4.3 审查模式和标准不利于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 | 第22-23页 |
4.3.1 书面审查流于形式 | 第22-23页 |
4.3.2 实质审查标准不易操作 | 第23页 |
4.4 特殊情况下结案处理方式规定空白 | 第23-24页 |
4.5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权行使混乱 | 第24-26页 |
4.5.1 立法方式划分行政强制执行权具有局限性 | 第24-25页 |
4.5.2 司法实务中的委托执行未规范化 | 第25-26页 |
4.6 公民权利救济途径缺失 | 第26-27页 |
第5章 我国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 | 第27-46页 |
5.1 确立行政效率与司法公正兼顾原则 | 第27页 |
5.2 引入调解、和解制度 | 第27-31页 |
5.2.1 可行性分析 | 第27-29页 |
5.2.2 调解和解制度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29-30页 |
5.2.3 执行细节上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 第30-31页 |
5.3 审查模式和审查标准 | 第31-35页 |
5.3.1 审查模式 | 第32-34页 |
5.3.2 审查标准 | 第34-35页 |
5.4 明确规定特殊情况下的结案处理方式 | 第35页 |
5.5 确立并且规范委托执行制度 | 第35-42页 |
5.5.1 理论基础 | 第36-39页 |
5.5.2 委托执行制度的具体规范 | 第39-42页 |
5.6 完善公民权利救济途径 | 第42-46页 |
5.6.1 复议制度 | 第42-43页 |
5.6.2 审判监督 | 第43-44页 |
5.6.3 国家赔偿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