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全球建筑业环境现状 | 第9-10页 |
1.1.2 我国建筑业环境现状 | 第10-11页 |
1.2 绿色施工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绿色施工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绿色施工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及路线 | 第13-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绿色施工基础理论 | 第16-25页 |
2.1 绿色施工理论 | 第16-19页 |
2.1.1 绿色施工定义 | 第16页 |
2.1.2 绿色施工的本质含义 | 第16-17页 |
2.1.3 绿色施工的内容 | 第17-19页 |
2.2 绿色施工基础理论支撑 | 第19-23页 |
2.2.1 可持续发展 | 第19-20页 |
2.2.2 绿色建筑 | 第20-21页 |
2.2.3 清洁生产 | 第21-22页 |
2.2.4 绿色建造 | 第22-23页 |
2.3 绿色施工的实质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绿色施工发展障碍分析及驱动力识别 | 第25-37页 |
3.1 绿色施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 绿色施工障碍分析 | 第28-30页 |
3.2.1 绿色施工的外部不经济性 | 第28-29页 |
3.2.2 绿色施工的公共物品属性 | 第29-30页 |
3.3 建筑企业绿色施工驱动力识别 | 第30-37页 |
3.3.1 驱动力概念 | 第30-31页 |
3.3.2 建筑企业绿色施工驱动力研究现状 | 第31页 |
3.3.3 建筑企业绿色施工驱动力因素总结 | 第31-37页 |
4 绿色施工驱动力分析及作用机理研究 | 第37-54页 |
4.1 调查问卷设计及回收 | 第37-38页 |
4.1.1 调查对象确定 | 第37页 |
4.1.2 调查问卷结构 | 第37页 |
4.1.3 小样本调查及问卷完善 | 第37-38页 |
4.1.4 样本调查及样本回收情况 | 第38页 |
4.2 企业描述性性质分析 | 第38-42页 |
4.2.1 被调查者信息 | 第38-40页 |
4.2.2 被调查企业信息 | 第40-41页 |
4.2.3 驱动力因素评分表 | 第41-42页 |
4.3 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42-45页 |
4.3.1 信度检验 | 第43-44页 |
4.3.2 效度检验 | 第44-45页 |
4.4 关键驱动因素识别及分析 | 第45-50页 |
4.4.1 关键驱动力识别 | 第45-49页 |
4.4.2 关键驱动力分析 | 第49-50页 |
4.5 绿色施工驱动力共同作用机理 | 第50-54页 |
5 推动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建议 | 第54-62页 |
5.1 消除绿色施工发展的经济性障碍 | 第54-56页 |
5.1.1 经济性激励政策 | 第54-55页 |
5.1.2 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55-56页 |
5.2 建立健全绿色施工制度政策体系 | 第56-58页 |
5.2.1 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政策引导 | 第57页 |
5.2.2 绿色施工监督、评价体系建设 | 第57-58页 |
5.3 提高行业或企业的竞争性 | 第58-59页 |
5.3.1 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 第58-59页 |
5.3.2 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 第59页 |
5.3.3 企业联合竞争,发挥规模效益 | 第59页 |
5.4 创造绿色的社会环境 | 第59-60页 |
5.4.1 强化社会公众和施工人员的绿色意识 | 第59-60页 |
5.4.2 发挥绿色施工示范项目的社会效应 | 第60页 |
5.5 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 第60-62页 |
5.5.1 树立正确社会责任观念,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文化 | 第61页 |
5.5.2 发挥大型建筑企业的示范作用 | 第61-62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2-6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