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多个约束条件下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综合效益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影响及其多安全约束分析 | 第14-29页 |
2.1 典型的分布式电源及其工作原理 | 第14-18页 |
2.1.1 风力发电 | 第14-16页 |
2.1.2 太阳能发电 | 第16-17页 |
2.1.3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 | 第17-18页 |
2.2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 | 第18-20页 |
2.3 分布式电源并网影响分析 | 第20-24页 |
2.3.1 对线路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20页 |
2.3.2 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3 对电压幅值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4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5 对系统潮流和损耗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分布式电源接入多安全约束分析 | 第24-28页 |
2.4.1 线路过载约束 | 第24-26页 |
2.4.2 保护协调动作约束 | 第26-27页 |
2.4.3 电压幅值约束 | 第27-28页 |
2.4.4 潮流等式约束 | 第28页 |
2.4.5 总容量约束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分布式电源并网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第29-35页 |
3.1 电压改善效益评估模型 | 第29-30页 |
3.2 有功线损改善效益评估模型 | 第30页 |
3.3 经济成本改善效益评估模型 | 第30-34页 |
3.3.1 分布式电源发电成本 | 第31-32页 |
3.3.2 含分布式电源系统有功线损成本 | 第32页 |
3.3.3 含分布式电源系统环境成本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动态多分布式电源并网计算及优化求解模型 | 第35-46页 |
4.1 动态多DG并网短路计算模型 | 第35-37页 |
4.2 动态多DG并网潮流计算模型 | 第37-40页 |
4.3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求解模型 | 第40-45页 |
4.3.1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介绍 | 第40-43页 |
4.3.2 基于杂交思想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43-44页 |
4.3.3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本模型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算例仿真分析 | 第46-70页 |
5.1 IEEE33节点系统仿真分析 | 第46-54页 |
5.2 IEEE14节点系统仿真分析 | 第54-63页 |
5.3 某实际配电网系统仿真分析 | 第63-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A IEEE33节点系统参数 | 第77-78页 |
附录B IEEE14节点系统参数 | 第78-79页 |
附录C 实际配电网系统参数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