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钉螺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方法优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钉螺生活习性与影响因子第10-11页
    1.3 目前钉螺调查研究的现状及问题第11-14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1.4.1 课题来源第14页
        1.4.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5页
        1.4.3 研究方法第15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1.6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源第18-2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页
    2.2“推扫式”钉螺普查数据采集方案设计第18-20页
    2.3 研究数据采集第20-21页
3 传统统计学方法的钉螺种群空间格局第21-31页
    3.1 分析方法第21-23页
        3.1.1 聚集度指标测定法第21-22页
        3.1.2 回归模型分析法第22页
        3.1.3 聚集因素分析第22页
        3.1.4 Iwao的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第22-2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3-30页
        3.2.1 聚集度指数的测定结果第23-26页
        3.2.2 回归模型分析法第26-27页
        3.2.3 影响钉螺聚集分布的原因第27-28页
        3.2.4 最适抽样数第28页
        3.2.5 序贯抽样数第28-30页
    3.3 小结第30-31页
4 空间统计学方法的钉螺种群空间格局第31-45页
    4.1 全局空间自相关第31-33页
    4.2 局部空间自相关第33页
    4.3 结果第33-44页
        4.3.1 钉螺群落钉螺数全局空间自相关第33-35页
        4.3.2 局部自相关第35-44页
    4.4 小结第44-45页
5 钉螺抽样调查方法的对比研究第45-54页
    5.1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第45页
    5.2 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第45-48页
        5.2.1 简单随机抽样第45-46页
        5.2.2 系统抽样第46-47页
        5.2.3 分层抽样第47-48页
    5.3 空间分层抽样第48页
    5.4 结果第48-54页
        5.4.1 不同样点尺度下的简单随机抽样第48-49页
        5.4.2 同一样点尺度下的系统抽样第49-50页
        5.4.3 空间分层抽样第50-52页
        5.4.4 不同抽样方法的抽样结果对比分析第52-54页
6 总结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55页
    6.2 问题第55页
    6.3 创新点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3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α、H2O2和NO在BR抑制拟南芥气孔开放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下一篇:表面等离子激元诱导的手性分子和角动量光束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