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字转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1.2 相关技术简介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音字转换技术的难点和挑战 | 第13页 |
1.3 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4页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音字转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第16-43页 |
2.1 语言模型 | 第16-30页 |
2.1.1 语言模型简介 | 第16-19页 |
2.1.1.1 基于规则的语言模型 | 第16-17页 |
2.1.1.2 基于统计的语言模型 | 第17-19页 |
2.1.2 零概率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19-22页 |
2.1.2.1 back-off法 | 第20-21页 |
2.1.2.2 线性插值法 | 第21-22页 |
2.1.2.3 非线性插值法 | 第22页 |
2.1.3 语言模型的评价方法 | 第22-24页 |
2.1.4 语言模型建模单元和阶数 | 第24-30页 |
2.1.4.1 传统的CFS提取方法 | 第25-27页 |
2.1.4.2 改进的CFS提取方法 | 第27-28页 |
2.1.4.2 实验测试 | 第28-30页 |
2.2 拼音串切分 | 第30-40页 |
2.2.1 音节切分歧义的问题 | 第31-32页 |
2.2.2 拼音串切分方法的基本方法 | 第32-34页 |
2.2.3 基于概率的切分算法 | 第34-38页 |
2.2.4 改进的切分算法 | 第38-39页 |
2.2.5 实验测试 | 第39-40页 |
2.3 解码算法 | 第40-42页 |
2.3.1 Viterbi解码算法 | 第40-41页 |
2.3.2 N-best解码算法 | 第41-42页 |
2.3.3 A*搜索解码算法 | 第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音字转换系统的实现 | 第43-63页 |
3.1 训练语言模型 | 第43-51页 |
3.1.1 语言模型的训练流程 | 第43-44页 |
3.1.2 语言模型建模单元和阶数的确定 | 第44页 |
3.1.3 平滑方法的选择 | 第44-45页 |
3.1.4 语料库的分词 | 第45-46页 |
3.1.5 本文的语言模型 | 第46-51页 |
3.2 解码算法实现 | 第51-53页 |
3.2.1 Viterbi解码算法的实现 | 第51-52页 |
3.2.2 N-best解码算法的实现 | 第52-53页 |
3.3 音字转换系统的实现 | 第53-62页 |
3.3.1 音字转换系统图和设计方案 | 第53-57页 |
3.3.1.1 用户输入 | 第53页 |
3.3.1.2 词典文件内存模型 | 第53-54页 |
3.3.1.3 词网格内存模型 | 第54-56页 |
3.3.1.4 语言模型的内存模型 | 第56页 |
3.3.1.5 解码算法的设计 | 第56页 |
3.3.1.6 学习模块的设计 | 第56-57页 |
3.3.2 具体实现过程 | 第57-60页 |
3.3.2.1 拼音串的切分 | 第57页 |
3.3.2.2 词典生成词搜索树的实现 | 第57-58页 |
3.3.2.3 拼音串到词网格转换的实现 | 第58-59页 |
3.3.2.4 学习模块的实现 | 第59-60页 |
3.3.3 系统的功能展示 | 第60-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3-66页 |
4.1 系统转换正确率的测试 | 第63-64页 |
4.1.1 测试流程 | 第63页 |
4.1.2 测试结果 | 第63-64页 |
4.2 系统学习功能的测试 | 第64-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6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