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部分 基于四性、五味和归经对中药肾毒性预测的研究 | 第13-42页 |
1.数据来源 | 第13页 |
1.1 学术期刊 | 第13页 |
1.2 学术著作 | 第13页 |
2.方法 | 第13-17页 |
2.1 文献检索策略 | 第13页 |
2.2 数据筛选 | 第13-16页 |
2.3 数据记录 | 第16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3.结果 | 第17-34页 |
3.1 自变量的筛选 | 第17-20页 |
3.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20-31页 |
3.3 预测模型的评估 | 第31-34页 |
4.讨论 | 第34-41页 |
4.1 影响因素的选定 | 第35-36页 |
4.2 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6-38页 |
4.3 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药肾毒性预测研究的意义 | 第38-39页 |
4.4 神经网络模型对中药肾毒性预测研究的意义 | 第39-40页 |
4.5 贝叶斯网络模型对中药肾毒性预测研究的意义 | 第40-41页 |
4.6 三种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估 | 第41页 |
5.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二部分 基于功效对中药肾毒性预测的研究 | 第42-63页 |
1.数据来源 | 第42页 |
2.方法 | 第42-44页 |
2.1 文献检索策略 | 第42页 |
2.2 数据筛选 | 第42页 |
2.3 数据记录 | 第42-43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43页 |
2.5 数据分析流程 | 第43-44页 |
3.结果 | 第44-55页 |
3.1 自变量的筛选 | 第44-48页 |
3.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8-53页 |
3.3 预测模型的评估 | 第53-55页 |
4.讨论 | 第55-62页 |
4.1 影响因素的选定 | 第56页 |
4.2 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56-58页 |
4.3 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药肾毒性预测研究的意义 | 第58-59页 |
4.4 神经网络模型对中药肾毒性预测研究的意义 | 第59-60页 |
4.5 贝叶斯网络模型对中药肾毒性预测研究的意义 | 第60-61页 |
4.6 三种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估 | 第61-62页 |
5.结论 | 第62-63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综述 中药肾毒性的机制及其评价方法 | 第75-90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附录 | 第90-91页 |
1.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0页 |
2.在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