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泡沫混凝土的概述 | 第12-17页 |
1.1.1 泡沫混凝土定义及分类 | 第12-13页 |
1.1.2 泡沫混凝土的组成、结构与性能 | 第13-15页 |
1.1.3 泡沫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 泡沫混凝土复合板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泡沫混凝土复合板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3.1 泡沫混凝土的粉化问题 | 第19页 |
1.3.2 泡沫混凝土与面板的粘结问题 | 第19-20页 |
1.3.3 泡沫混凝土与面板的收缩变形一致性问题 | 第20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22-31页 |
2.1 试验原材料 | 第22-24页 |
2.1.1 水泥 | 第22页 |
2.1.2 发泡剂 | 第22页 |
2.1.3 外加剂 | 第22-23页 |
2.1.4 细砂 | 第23页 |
2.1.5 硅钙板 | 第23-24页 |
2.1.6 粘结砂浆 | 第24页 |
2.1.7 聚丙烯纤维 | 第24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4-26页 |
2.2.1 发泡机 | 第24-25页 |
2.2.2 扫描电镜 | 第25页 |
2.2.3 热分析仪器 | 第25页 |
2.2.4 万能压力机 | 第25-26页 |
2.2.5 其他设备 | 第26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6-31页 |
2.3.1 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第26页 |
2.3.2 粉化程度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2.3.3 泡沫混凝土水分蒸发量测试方法 | 第28页 |
2.3.4 热分析测试 | 第28页 |
2.3.5 复合板粘结性能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2.3.6 干燥收缩及开裂测试方法 | 第29-30页 |
2.3.7 弹性模量测试方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泡沫混凝土的粉化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 第31-44页 |
3.1 泡沫混凝土粉化机理研究 | 第31-39页 |
3.1.1 不同容重泡沫混凝土外观形貌与硬度值 | 第31-33页 |
3.1.2 不同容重泡沫混凝土SEM分析 | 第33页 |
3.1.3 不同容重泡沫混凝土热分析 | 第33-37页 |
3.1.4 不同容重泡沫混凝土早期失水 | 第37-38页 |
3.1.5 泡沫混凝土粉化机理分析 | 第38-39页 |
3.2 泡沫混凝土粉化的改进措施研究 | 第39-43页 |
3.2.1 水灰比和保水剂对硬度值的影响 | 第40页 |
3.2.2 水灰比和保水剂对水化产物的影响 | 第40-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硅钙板-泡沫混凝土复合板粘结性能及改进措施 | 第44-59页 |
4.1 泡沫混凝土与硅钙板粘结性能的改进措施研究 | 第44-58页 |
4.1.1 泡沫混凝土的容重对复合板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4.1.2 硅钙板的处理方式对复合板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45-49页 |
4.1.3 乳胶粉的掺量对复合板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1.4 硅钙板含水率对复合板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4.1.5 水灰比对复合板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4.1.6 增稠剂和速凝剂对复合板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硅钙板-泡沫混凝土复合板干缩开裂研究 | 第59-72页 |
5.1 容重对复合板内部应力影响 | 第59-64页 |
5.1.1 有限元模型建模 | 第60-61页 |
5.1.2 不同容重泡沫混凝土复合板有限元模拟 | 第61-64页 |
5.2 复合板干缩开裂改善措施研究 | 第64-70页 |
5.2.1 泡沫混凝土干缩开裂的改善 | 第64-68页 |
5.2.2 复合板干缩开裂模拟测试 | 第68-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