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研究出发点 | 第7-8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8-9页 |
第一章 清代江西闺秀词兴盛原因及词人概况 | 第9-21页 |
第一节 清代江西闺秀词兴盛原因 | 第9-13页 |
一 女性教育空前发展 | 第9-11页 |
二 文化氛围与地理环境影响 | 第11-12页 |
三 家庭背景与自身对文学的爱好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清代江西闺秀词创作的量化分析 | 第13-21页 |
一 地域分布 | 第14-16页 |
二 词人概况 | 第16-18页 |
三 词人著作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花开百态奇葩惊艳——清代江西闺秀词的创作题材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对传统题材的继承 | 第21-27页 |
一 咏雪吟柳 | 第22-23页 |
二 伤春悲秋 | 第23-25页 |
三 闺情阁思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对创新题材的突破 | 第27-30页 |
一 闺阁雄音产生的背景 | 第28页 |
二 闺阁雄音的高唱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清代江西闺秀词的总体创作特色 | 第30-34页 |
第一节 女性情感婉转细腻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题材相对开阔 | 第31-33页 |
第三节 词作风格呈现多元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百花争艳芳香各异——清代江西闺秀词人的创作实践 | 第34-43页 |
第一节 故国之思的悲咽——刘淑英、朱中楣词 | 第34-37页 |
一 沉郁凄恻——刘淑英词 | 第34-35页 |
二 清疏旷放——朱中楣词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自我情感之抒发——沈善宝、萧恒贞、左锡嘉词 | 第37-43页 |
一 豪宕悲慨——沈善宝词 | 第37-39页 |
二 轻灵疏秀——萧恒贞词 | 第39-40页 |
三 流波跌宕——左锡嘉词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