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微型驻波热声制冷机基础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热声效应的发现 | 第10-14页 |
1.2.1 热声技术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2 热声理论的发展 | 第11-13页 |
1.2.3 驻波热声制冷机发展 | 第13-14页 |
1.3 高频微型化制冷机发展 | 第14-15页 |
1.4 有限元法简介及FLUENT软件介绍 | 第15-17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概要 | 第17页 |
1.6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7-19页 |
2 热声学理论 | 第19-26页 |
2.1 热声学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1 热声学的热力学基础 | 第19-21页 |
2.1.2 热声学的流体力学基础 | 第21-22页 |
2.1.3 理想气体参数 | 第22页 |
2.1.4 声学基础 | 第22-23页 |
2.2 热声效应理论发展 | 第23-25页 |
2.2.1 肖家华的一般声场理论 | 第23页 |
2.2.2 交变流动理论 | 第23-24页 |
2.2.3 郭方中的热声网络模型 | 第24页 |
2.2.4 定常流动理论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驻波热声制冷机原理及相关设计准则 | 第26-34页 |
3.1 热声制冷机原理及工作过程分析 | 第26-27页 |
3.2 热声制冷机零部件设计 | 第27-32页 |
3.2.1 声驱动器 | 第27-29页 |
3.2.2 谐振管 | 第29-30页 |
3.2.3 换热器 | 第30页 |
3.2.4 板叠 | 第30-32页 |
3.3 运行参数选择 | 第32-33页 |
3.3.1 气体工质的选择 | 第32页 |
3.3.2 平均压力的选择 | 第32页 |
3.3.3 压比的选择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热声制冷机模型设计 | 第34-40页 |
4.1 锥管动压幅值放大分析 | 第34-37页 |
4.2 谐振管的设计 | 第37-38页 |
4.3 设计模型模态分析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热声效应影响因素研究及提高制冷效率途径探讨 | 第40-52页 |
5.1 谐振管FLUENT模拟 | 第40-42页 |
5.1.1 谐振管模型简化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0页 |
5.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确定与施加 | 第40-41页 |
5.1.3 求解设置 | 第41页 |
5.1.4 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41-42页 |
5.2 谐振管放置一块板叠两端温差分析 | 第42-44页 |
5.3 热声制冷机具体结构参数及计算 | 第44-46页 |
5.3.1 热声制冷机具体结构参数 | 第44页 |
5.3.2 网格划分 | 第44-45页 |
5.3.3 求解设置及计算结果 | 第45-46页 |
5.4 板叠间介质速度变化 | 第46-47页 |
5.5 板叠间隙中温度分布 | 第47-49页 |
5.6 平均压力对板叠两端温差的影响 | 第49-50页 |
5.7 压比对板叠两端温差的影响 | 第50-5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