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电磁热止裂强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实验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2.2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4 相变应力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4 本文的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1.4.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含单边裂纹高强钢电磁热止裂强化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三点弯曲电磁热止裂综合应力强度因子 | 第19-22页 | 
| 2.2.1 三点弯曲电磁热止裂模型 | 第19-20页 | 
| 2.2.2 热源功率密度 | 第20页 | 
| 2.2.3 电热应力强度因子 | 第20-21页 | 
| 2.2.4 综合应力强度因子 | 第21-22页 | 
| 2.2.5 算例分析 | 第22页 | 
| 2.3 电磁热止裂相变强化分析 | 第22-28页 | 
| 2.3.1 相变应力求解模型 | 第23页 | 
| 2.3.2 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 | 第23-24页 | 
| 2.3.3 电磁热相变动力学分析 | 第24-25页 | 
| 2.3.4 裂纹尖端温度场分析 | 第25-26页 | 
| 2.3.5 具有外加载荷的相变应力求解 | 第26-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含裂纹高强钢电磁热止裂数值模拟 | 第29-38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ANSYS有限元耦合分析过程 | 第29-30页 | 
| 3.2.1 前处理 | 第30页 | 
| 3.2.2 求解 | 第30页 | 
| 3.2.3 后处理 | 第30页 | 
| 3.3 电磁热止裂基本方程 | 第30-32页 | 
| 3.3.1 热传导方程、电传导方程 | 第30-31页 | 
| 3.3.2 热-电耦合有限元方程 | 第31-32页 | 
| 3.3.3 热应力求解有限元方程 | 第32页 | 
| 3.4 研究问题处理 | 第32-33页 | 
| 3.5 温度场和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33-36页 | 
| 3.5.1 材料的物理性能参数 | 第33页 | 
| 3.5.2 30Cr Mn Si Ni2A有限元模型 | 第33-34页 | 
| 3.5.3 不同裂纹尺寸下的电流密度和温度场分布 | 第34-35页 | 
| 3.5.4 不同裂纹尺寸下的热应力场分布 | 第35-36页 | 
| 3.5.5 应力强度因子 | 第36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4章 30Cr Mn Si Ni2A电磁热止裂与疲劳性能实验研究 | 第38-54页 | 
| 4.1 引言 | 第38页 | 
| 4.2 电磁热止裂强化试验 | 第38-41页 | 
| 4.2.1 电磁热止裂强化原理 | 第38页 | 
| 4.2.2 电磁热止裂强化试验装置 | 第38-40页 | 
| 4.2.3 放电试验过程 | 第40页 | 
| 4.2.4 放电试件制备 | 第40-41页 | 
| 4.3 止裂强化前后 30Cr Mn Si Ni2A钢疲劳寿命对比分析 | 第41-43页 | 
| 4.3.1 试件制备 | 第41-42页 | 
| 4.3.2 疲劳寿命对比实验 | 第42-43页 | 
| 4.4 止裂强化前后 30Cr Mn Si Ni2A钢裂纹扩展速率 | 第43-48页 | 
| 4.4.1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第43-45页 | 
| 4.4.2 计算裂纹扩展速率的方法——割线法 | 第45页 | 
| 4.4.3 测量裂纹扩展长度的方法——电测法 | 第45-46页 | 
| 4.4.4 未放电试件与 5.5k V放电后试件的裂纹扩展速率 | 第46-48页 | 
| 4.5 分析与讨论 | 第48-53页 | 
| 4.5.1 裂尖宏观分析 | 第48-49页 | 
| 4.5.2 微观分析 | 第49-51页 | 
| 4.5.3 残余应力 | 第51页 | 
| 4.5.4 显微硬度分析 | 第51-5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35Cr Mo电磁热止裂与疲劳性能实验研究 | 第54-61页 | 
| 5.1 引言 | 第54页 | 
| 5.2 试件制备 | 第54-55页 | 
| 5.3 止裂强化试验 | 第55页 | 
| 5.4 电磁热止裂效果及讨论 | 第55-60页 | 
| 5.4.1 裂尖形貌分析 | 第55-56页 | 
| 5.4.2 微区组织成分分析 | 第56-57页 | 
| 5.4.3 拉伸性能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 5.4.4 冲击性能对比分析 | 第58页 | 
| 5.4.5 微观断口 | 第58-59页 | 
| 5.4.6 疲劳寿命分析 | 第59-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