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论诱空型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规则的完善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8-12页
    1.1 文献综述第8-9页
    1.2 案例统计分析第9-11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第2章 诱空型虚假陈述概述第12-16页
    2.1 诱空型虚假陈述概念第12页
    2.2 诱空型虚假陈述常见类型第12-14页
        2.2.1 上市公司隐瞒或者推迟发布重大利好消息第13页
        2.2.2 持股人未按照规定规定披露持股信息第13-14页
    2.3 诱空型虚假陈述的前置程序第14页
    2.4 诱空型虚假陈述实施日、揭露日以及更正日的确定第14-16页
第3章 比较法上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第16-23页
    3.1 美国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第16-20页
        3.1.1 美国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认定概述第16-17页
        3.1.2 美国《证券法》第11条第17页
        3.1.3 美国《证券法》第12条第17-18页
        3.1.4 《证券交易法》第18条第18页
        3.1.5 10b—5规则第18-20页
    3.2 日本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第20-21页
        3.2.1 日本《证券交易法》中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第20页
        3.2.2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虚假陈述因果关系第20-21页
    3.3 对我国诱空型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构建的启示第21-23页
        3.3.1 侵权法领域中相当因果关系理论难以适用于证券市场当中第21-22页
        3.3.2 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应当有完整的认定体系第22页
        3.3.3 双层因果关系理论适用于我国诱空型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第22-23页
第4章 我国诱空型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的现状和问题第23-26页
    4.1 我国诱空型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的现状第23页
    4.2 我国诱空型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的问题第23-26页
        4.2.1 司法实践当中对诱空型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缺乏体系第23-24页
        4.2.2 通过时限来推定因果关系过于死板第24页
        4.2.3 事实因果关系认定中并未区分积极虚假陈述和消极虚假陈述第24-26页
第5章 我国诱空型虚假陈述因果关系认定的完善第26-33页
    5.1 以欺诈市场理论为基础的信赖推定原则来推定积极虚假陈述事实因果关系第26-28页
        5.1.1 信赖推定原则适用的必要性第26-27页
        5.1.2 以欺诈市场理论为基础的信赖推定原则的适用第27-28页
        5.1.3 信赖推定原则之推翻第28页
    5.2 以重大性构建消极诱空虚假陈述事实因果关系第28-30页
        5.2.1 重大性标准推定因果关系适用第28-29页
        5.2.2 重大性的认定标准第29-30页
        5.2.3 重大性标准的推翻第30页
    5.3 法律因果关系认定规则第30-32页
        5.3.1 法律因果关系的适用第30-31页
        5.3.2 介入原因第31-32页
    5.4 小结第32-33页
第6章 结语第33-34页
致谢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非诉行政执行审查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