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电子转移简介 | 第10-13页 |
§1.1.1 Marcus双势阱模型 | 第10-11页 |
§1.1.2 绝热和非绝热电子转移反应 | 第11-13页 |
§1.2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4-26页 |
§2.1 量子化学发展史 | 第14-16页 |
§2.2 Schrodinger方程 | 第16-17页 |
§2.3 从头算方法 | 第17-21页 |
§2.3.1 Hartree-Fock方程 | 第18页 |
§2.3.2 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 第18-20页 |
§2.3.3 微扰理论方法 | 第20-21页 |
§2.4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 第21-23页 |
§2.4.1 Thomas-Fermi-Dirac模型 | 第21页 |
§2.4.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1-22页 |
§2.4.3 Kohn-Sham方程 | 第22-23页 |
§2.5 多态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多态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电子转移中的电子耦合 | 第26-40页 |
§3.1 引言 | 第26-28页 |
§3.2 计算细节 | 第28-30页 |
§3.2.1 构型优化与模型搭建 | 第28页 |
§3.2.2 多态密度泛函计算细节 | 第28-29页 |
§3.2.3 从头算方法计算细节 | 第29-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0页 |
§3.3.1 电子耦合研究条件的确定 | 第30-32页 |
§3.3.2 MSDFT计算电子耦合的精确度 | 第32-36页 |
§3.3.3 泛函对电子耦合的影响 | 第36-4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52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