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1 银行对渠道的依赖 | 第14页 |
1.1.2 金融环境发生变化 | 第14-15页 |
1.1.3 柜面客户结构与资源错配 | 第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视角新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新 | 第17页 |
1.4.3 研究方法新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2.1 关于银行渠道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2 关于银行渠道管理智能化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2.3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 第22-23页 |
2.4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渠道管理的影响及挑战 | 第23-24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24-25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3.1 渠道管理理论 | 第25-28页 |
3.1.1 从结构出发以效率和效益为主的渠道控制理论 | 第25-26页 |
3.1.2 从行为出发以权力和冲突为重心的渠道行为理论 | 第26页 |
3.1.3 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的渠道关系理论 | 第26-27页 |
3.1.4 渠道管理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3.2 商业银行渠道管理理论 | 第28-30页 |
4 商业银行渠道管理现状和问题 | 第30-51页 |
4.1 商业银行渠道分类 | 第30-35页 |
4.1.1 物理网点 | 第30-32页 |
4.1.2 自助设备和自助银行 | 第32-33页 |
4.1.3 网上银行 | 第33-34页 |
4.1.4 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的特点 | 第34-35页 |
4.2 商业银行渠道现状 | 第35-40页 |
4.2.1 商业银行渠道发展现状 | 第35-37页 |
4.2.2 渠道发展的驱动力 | 第37-40页 |
4.3 商业银行渠道面临的问题 | 第40-51页 |
4.3.1 客户对物理渠道依赖度下降 | 第40-41页 |
4.3.2 物理渠道总量开始收缩 | 第41-47页 |
4.3.3 渠道的布局困境 | 第47-49页 |
4.3.4 渠道的融合困境 | 第49-51页 |
5 商业银行渠道智能化模式分析 | 第51-56页 |
5.1 传统智能化模式 | 第51页 |
5.2 现代智能化模式 | 第51-53页 |
5.3 创新渠道智能化模式分析 | 第53-56页 |
5.3.1 科技与智能化服务的深度融合 | 第53-54页 |
5.3.2 智能化对服务模式的革命性变化 | 第54-55页 |
5.3.3 基于LBS的服务纵向渗透 | 第55-56页 |
6 大型银行智能化管理案例分析 | 第56-76页 |
6.1 中国工商银行渠道管理中的智能化应用 | 第56-64页 |
6.1.1 工行渠道智能化方案设计 | 第56-59页 |
6.1.2 网点智能化模式应用实践 | 第59-60页 |
6.1.3 网点智能化后业务变化情况 | 第60-64页 |
6.2 客户角度对银行智能化服务的反馈 | 第64-71页 |
6.2.1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第64-70页 |
6.2.2 问卷调查对网点智能化服务模式的启示 | 第70-71页 |
6.3 其他商业银行智能化应用 | 第71-74页 |
6.3.1 同业网点智能化建设概况 | 第71-73页 |
6.3.2 动线管理 | 第73页 |
6.3.3 同业网点智能化建设的启示 | 第73-74页 |
6.4 智能化应用的效果和效用衍生 | 第74-76页 |
6.4.2 风险管理 | 第74-76页 |
7 案例启示与建议 | 第76-81页 |
7.1 当前网点智能化应用存在的几个问题 | 第76-77页 |
7.2 银行网点智能化创新展望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