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路径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6-13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6-7页
        (一)研究背景第6页
        (二)研究意义第6-7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7-11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7-9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1-13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三)论文的创新性第12-13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3-18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定义第13页
        二、农村公共服务的含义第13-14页
        三、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内涵第14-15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15-18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5-16页
        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16页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第16-18页
第二章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分析第18-27页
    第一节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第18-19页
        一、萌芽阶段第18页
        二、探索阶段第18页
        三、发展阶段第18-19页
    第二节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实践成果第19-21页
        一、政府分工透明化第19-20页
        二、服务平台专业化第20页
        三、服务内容综合化第20-21页
    第三节 我国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第21-27页
        一、政府主导作用缺失第21-23页
        二、市场发展空间狭窄第23-25页
        三、社会力量发育不足第25-27页
第三章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发展现状第27-36页
    第一节 青岛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政策环境第27-28页
    第二节 王哥庄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情况第28-34页
        一、建成的基本设施第29-31页
        二、服务内容及特色服务项目第31-32页
        三、服务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第32页
        四、建设资金来源第32-33页
        五、服务中心设施利用及运转情况第33-34页
    第三节 王哥庄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经验第34-36页
        一、整合资源:实现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34页
        二、利用互联网:运用现代化网络平台第34页
        三、制度支持:建立民主参与制度第34-36页
第四章 国外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启示第36-40页
    第一节 美国乡村公共服务中心第36页
    第二节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第36-37页
    第三节 加拿大社区中心第37-38页
    第四节 国外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启示第38-40页
        一、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参与格局第38页
        二、采用多元资金投入机制第38-39页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法律体系第39页
        四、以教育培训提升人员专业化水平第39-40页
第五章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路径选择第40-49页
    第一节 发挥政府核心主导作用第40-43页
        一、科学界定与配置主体权力关系第40-41页
        二、构建良好法制环境,完善服务平台监管机制第41-42页
        三、拓宽多元融资渠道,降低政府依赖性第42-43页
    第二节 建立以市场为纽带的协同发展机制第43-45页
        一、破除行政垄断,适度引入市场机制第43-44页
        二、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创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第44-45页
    第三节 构建以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共建模式第45-49页
        一、加强人才培育,提升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第45-46页
        二、强化社区公共性,形成多元共建格局第46-48页
        三、借力互联网推动服务平台网络化发展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附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政务背景下泉州市侨情信息资源开发研究
下一篇:知识产权权利有效性司法判定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