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基于线性台阵背景噪声与体波波形伴随成像方法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背景噪声成像简介第12-19页
        1.1.1 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第12-14页
        1.1.2 背景噪声处理流程第14-15页
        1.1.3 面波频散曲线提取第15-17页
        1.1.4 背景噪声成像第17-19页
    1.2 波形伴随成像法简介第19-20页
    1.3 华北克拉通地壳结构研究回顾第20-21页
    1.4 论文研究意义第21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1-24页
第2章 波形伴随成像方法和理论第24-50页
    2.1 正演算子第24-29页
        2.1.1 谱元法第24-27页
        2.1.2 FK-SEM混合计算法第27-29页
    2.2 基于伴随状态法的波形成像第29-37页
        2.2.1 伴随状态法理论推导第29-32页
        2.2.2 目标函数构建第32-33页
        2.2.3 构建敏感核函数及其处理第33-34页
        2.2.4 优化反演算法第34-37页
        2.2.5 最佳步长搜索及模型更新第37页
    2.3 面波敏感核函数第37-44页
        2.3.1 多窗口方法第38-41页
        2.3.2 互相关方法第41页
        2.3.3 二维面波敏感核第41-44页
    2.4 远震体波敏感核函数第44-46页
        2.4.1 远震体波正演波形第44-45页
        2.4.2 二维远震体波敏感核第45-46页
    2.5 3D/2D数据转换方法原理第46-50页
第3章 基于线性台阵背景噪声波形伴随成像第50-74页
    3.1 台站分布及线性化分析第50-52页
    3.2 初始模型第52-55页
    3.3 数据及3D/2D转换方法第55-58页
        3.3.1 经验格林函数提取第55页
        3.3.2 3D/2D数据转换第55-58页
    3.4 基于线性台阵背景噪声波形伴随成像第58-65页
        3.4.1 背景噪声波形伴随成像法流程第58-60页
        3.4.2 理论格林函数计算第60页
        3.4.3 目标函数构建第60-61页
        3.4.4 时间窗选取和测量方式第61-63页
        3.4.5 敏感核函数及预处理第63-64页
        3.4.6 最佳步长搜索及模型更新第64-65页
    3.5 误差下降曲线及走时差直方分布图第65-67页
    3.6 其它3条线性台阵反演情况第67-70页
    3.7 讨论第70-73页
        3.7.1 分辨率测试第70-71页
        3.7.2 不同的走时残差测量方式第71-72页
        3.7.3 计算效率分析第72页
        3.7.4 2.5-D模型假设第72-73页
        3.7.5 噪声源不均匀分布的影响第73页
    3.8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华北地区线性台阵成像结果及讨论第74-88页
    4.1 测线Line-1成像结果分析及讨论第74-78页
        4.1.1 成像结果分析第74-76页
        4.1.2 不同初始模型成像结果对比第76-77页
        4.1.3 成像结果讨论第77-78页
    4.2 测线Line-2成像结果分析及讨论第78-82页
        4.2.1 成像结果分析第78-80页
        4.2.2 不同初始模型成像结果对比第80-81页
        4.2.3 成像结果讨论第81-82页
    4.3 测线Line-3和Line-4成像结果分析及讨论第82-86页
        4.3.1 成像结果分析第82-84页
        4.3.2 不同初始模型成像结果对比第84-85页
        4.3.3 成像结果讨论第85-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5章 线性台阵面波和远震体波联合波形反演第88-104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联合波形反演思路第89-91页
        5.2.1 面波波形伴随成像第89-90页
        5.2.2 远震体波波形伴随成像第90-91页
        5.2.3 联合波形反演第91页
    5.3 联合波形反演模型测试第91-101页
        5.3.1 地壳低速体模型第91-96页
        5.3.2 不连续莫霍面模型第96-99页
        5.3.3 华北地壳模型第99-101页
    5.4 本章小结第101-104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104-106页
    6.1 结论第104-105页
    6.2 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TiO2基纳米材料结构优化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亚熔盐介质中活性氧生成机理及赋存规律非线性光谱及分子模拟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