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前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15-17页 |
2.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17-20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2 构造特征 | 第17-18页 |
2.3 地层特征 | 第18-20页 |
3.煤岩储层物性特征 | 第20-28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20页 |
3.2 工业分析 | 第20-21页 |
3.3 显微组分及全岩矿物分析 | 第21-22页 |
3.4 煤岩孔隙结构 | 第22-28页 |
3.4.1 压汞实验原理及结果 | 第23-24页 |
3.4.2 低温氮吸附实验原理及结果 | 第24-28页 |
4.气体吸附-解吸实验研究 | 第28-45页 |
4.1 纯气体吸附实验 | 第28-33页 |
4.1.1 实验过程 | 第28-30页 |
4.1.2 实验结果 | 第30-33页 |
4.2 多元气体吸附-解吸实验 | 第33-45页 |
4.2.1 实验过程 | 第33-35页 |
4.2.2 实验结果 | 第35-40页 |
4.2.3 实验中游离相变化 | 第40-45页 |
5.柿庄北深部煤层CO_2-ECBM数值模拟 | 第45-64页 |
5.1 方法原理 | 第45页 |
5.2 模拟网格及井位布置 | 第45-47页 |
5.3 历史拟合 | 第47-49页 |
5.4 储层渗透率对混合气注入的影响 | 第49-55页 |
5.4.1 高渗储层 | 第50-51页 |
5.4.2 中渗储层 | 第51-53页 |
5.4.3 低渗储层 | 第53-55页 |
5.4.4 讨论 | 第55页 |
5.5 煤层扩散速率对混合气注入的影响 | 第55-60页 |
5.5.1 气体扩散原理 | 第56-57页 |
5.5.2 不同的扩散速率但相同的Langmuir参数 | 第57-58页 |
5.5.3 不同的扩散速率且不同的Langmuir参数 | 第58-60页 |
5.5.4 讨论 | 第60页 |
5.6 注入CO_2封存效果 | 第60-64页 |
6.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