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美学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2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述 | 第13-17页 |
2.1 山水画的定义 | 第13页 |
2.2 山水画的分类 | 第13-14页 |
2.2.1 青绿山水画 | 第13页 |
2.2.2 水墨山水画 | 第13-14页 |
2.2.3 浅绛山水画 | 第14页 |
2.3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2.3.1 六朝——萌芽期 | 第14页 |
2.3.2 隋唐——独立发展期 | 第14-16页 |
2.3.3 五代——走向成熟期 | 第16页 |
2.3.4 宋元——繁荣兴盛期 | 第16-17页 |
3 宋代山水画与宋代饰品的美学特征 | 第17-28页 |
3.1 宋代山水画的作品风格分类 | 第17-21页 |
3.1.1 气势磅礴的北宋山水 | 第17-18页 |
3.1.2 诗意灵动的南宋山水 | 第18页 |
3.1.3 复古潮流下的青绿山水 | 第18-20页 |
3.1.4 文人画的盛行之风 | 第20-21页 |
3.2 宋代山水画与饰品艺术的审美共通性 | 第21-28页 |
3.2.1 形神兼备 | 第21-23页 |
3.2.2 寓意于物 | 第23-24页 |
3.2.3 诗化意境 | 第24-26页 |
3.2.4 素雅极简 | 第26-28页 |
4 宋代山水画的创作方式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发 | 第28-35页 |
4.1 绘画理念对首饰设计的启发 | 第28-30页 |
4.2 笔墨语言对首饰线条美感的借鉴意义 | 第30-31页 |
4.3 “计白当黑”对首饰造型的启示 | 第31-33页 |
4.4 意境的营造方式对首饰意境美的启示 | 第33-35页 |
5 山水画美学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35-52页 |
5.1 内容题材在首饰素材选择的应用 | 第35-40页 |
5.1.1 山水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5.1.2 “天然”山水的巧妙设计 | 第37-38页 |
5.1.3 山水题材玉雕的发展 | 第38-39页 |
5.1.4 经典画作为来源的设计实例 | 第39-40页 |
5.2 笔墨皴法在首饰表面肌理的应用 | 第40-42页 |
5.2.1 “米点皴”和“斧劈皴”的首饰肌理 | 第40-41页 |
5.2.2 “披麻皴”的首饰肌理 | 第41-42页 |
5.2.3 镶嵌工艺的肌理表现 | 第42页 |
5.3 画面布局在首饰空间结构的应用 | 第42-46页 |
5.3.1 对应式构图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43页 |
5.3.2 上下呼应式构图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5.3.3 边角式构图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5.3.4 主体居中式构图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45-46页 |
5.4 敷彩设色在首饰材质与颜色的应用 | 第46-49页 |
5.4.1 青黄色调搭配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46-47页 |
5.4.2 黑白色调搭配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5.4.3 晕染渐变镶嵌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第48-49页 |
5.5 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在首饰设计意境美的应用 | 第49-52页 |
5.5.1 寓情于景的意境营造法 | 第50-51页 |
5.5.2 细节的点睛之笔 | 第51-52页 |
6 宋代山水画意蕴的个人首饰实践作品 | 第52-57页 |
6.1 设计构思 | 第52页 |
6.2 设计实践 | 第52-56页 |
6.2.1 《风雅——宋》之《月夜观潮》 | 第52-54页 |
6.2.2 《风雅——宋》之《雪堂客话》 | 第54-56页 |
6.3 设计与市场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