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勘测论文--地质地理勘测论文

基于GIS的川藏铁路加查—朗县段滑坡易发性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9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项目依托第13页
    1.3 区内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第19-26页
    2.1 交通位置第19页
    2.2 地形地貌第19-20页
    2.3 气象水文第20-22页
        2.3.1 气象第20-21页
        2.3.2 水文第21-22页
    2.4 地层岩性第22-23页
    2.5 地质构造和地震第23-24页
    2.6 水文地质条件第24-25页
    2.7 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第25-26页
第三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第26-39页
    3.1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第26-31页
        3.1.1 滑坡第27-28页
        3.1.2 泥石流第28-30页
        3.1.3 崩塌第30-31页
    3.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第31-33页
        3.2.1 地域分布特征第31-32页
        3.2.2 地层岩性上的分布特征第32-33页
        3.2.3 时间上的分布特征第33页
    3.3 地质灾害规模及其危害程度第33-35页
        3.3.1 地质灾害规模级别划分标准第33页
        3.3.2 地质灾害规模第33-34页
        3.3.3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第34-35页
    3.4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第35-36页
        3.4.1 滑坡形成条件第35-36页
        3.4.2 泥石流形成条件第36页
        3.4.3 崩塌的形成条件第36页
    3.5 地质灾害诱发条件第36-39页
        3.5.1 水源条件第37页
        3.5.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37页
        3.5.3 人类工程活动第37-39页
第四章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第39-59页
    4.1 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第39-42页
        4.1.1 概数比模型第40-41页
        4.1.2 证据权模型第41-42页
    4.2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第42-53页
        4.2.1 高程对滑坡的影响第42-44页
        4.2.2 地形坡度对滑坡的影响第44-45页
        4.2.3 地形坡向对滑坡的影响第45-46页
        4.2.4 平面曲率对滑坡的影响第46页
        4.2.5 河流对滑坡的影响第46-47页
        4.2.6 地层岩性对滑坡的影响第47-48页
        4.2.7 断裂带对滑坡的影响第48-49页
        4.2.8 道路对滑坡的影响第49-50页
        4.2.9 植被对滑坡的影响第50页
        4.2.10 降雨对滑坡的影响第50-53页
    4.3 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分析与检验第53-57页
        4.3.1 评价结果分析第53-57页
        4.3.2 评价结果检验第57页
    4.4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附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吉利帝豪GS情景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仪器的飞机电源试验地面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