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振动控制及仿真分析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8页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7-8页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8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振动控制 | 第10-21页 |
2.1 振动控制系统分类 | 第10-17页 |
2.1.1 主动振动控制 | 第11-12页 |
2.1.2 被动振动控制 | 第12-17页 |
2.1.3 半主动振动控制 | 第17页 |
2.2 振动控制系统的性能特性 | 第17-18页 |
2.3 可调整振动控制单元 | 第18-20页 |
2.3.1 可变阻尼减振器 | 第18-20页 |
2.3.2 可变刚度弹簧单元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人体—座椅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1-28页 |
3.1 人体—座椅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3.1.1 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3.1.2 座椅模型的建立 | 第22页 |
3.1.3 人体—座椅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3.2 人体—座椅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建立 | 第28-36页 |
4.1 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组成 | 第28页 |
4.2 主动振动控制原理 | 第28-33页 |
4.2.1 自适应滤波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原理 | 第29-33页 |
4.3 座椅主动振动控制系统 | 第33-35页 |
4.3.1 座椅主动振动控制原理 | 第33-34页 |
4.3.2 人体—座椅—AVC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主动振动系统仿真分析 | 第36-50页 |
5.1 仿真工具介绍 | 第36-38页 |
5.1.1 Matlab/Smulink介绍 | 第36-37页 |
5.1.2 M文件S-function | 第37-38页 |
5.2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5.2.1 仿真参数的选取 | 第38页 |
5.2.2 人体—座椅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5.3 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5.4 人体—座椅—AVC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5.5 仿真分析 | 第44-49页 |
5.5.1 仿真结果 | 第44-48页 |
5.5.2 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0页 |
6.2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