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石油钻井简介 | 第9页 |
1.1.2 钻井液的作用 | 第9-10页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石油钻井设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石油钻井用水力振荡器结构设计及研究 | 第14-23页 |
2.1 石油钻井用水力振荡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1.1 水力振荡器的结构 | 第14页 |
2.1.2 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2 石油钻井用水力振荡器的结构设计 | 第15-22页 |
2.2.1 动力部分的设计 | 第16-20页 |
2.2.2 阀门系统的设计 | 第20-21页 |
2.2.3 配套部分设计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石油钻井用水力振荡器螺杆马达运动学分析 | 第23-31页 |
3.1 工作原理简介 | 第23页 |
3.2 单头螺杆马达的运动规律分析 | 第23-25页 |
3.2.1 单头螺杆马达转子转动分析 | 第23-24页 |
3.2.2 单头螺杆马达转子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 第24-25页 |
3.3 螺杆马达转子外表面上点的运动分析 | 第25-26页 |
3.4 液压马达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26-28页 |
3.4.1 液压马达线性化流量方程 | 第26-27页 |
3.4.2 液压马达线性化扭矩方程 | 第27-28页 |
3.5 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 第28-29页 |
3.5.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5.2 仿真数据的导出 | 第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石油钻井用水力振荡器螺杆马达运动学仿真 | 第31-40页 |
4.1 ADAMS软件简介 | 第31-32页 |
4.2 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32-33页 |
4.3 运动仿真 | 第33-35页 |
4.4 螺杆马达运动仿真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4.4.1 螺杆马达启动过程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35页 |
4.4.2 螺杆马达转子截面上各点的位移分析 | 第35-38页 |
4.4.3 螺杆马达转子截面中心点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 第38页 |
4.4.4 螺杆马达转子外表面上点的运动轨迹分析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石油钻井用水力振荡器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40-56页 |
5.1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40-41页 |
5.2 计算模态分析理论 | 第41-42页 |
5.3 模态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5.4 ANSYS模态分析过程 | 第44-45页 |
5.5 水力振荡器实体模型的建立和简化 | 第45页 |
5.5.1 水力振荡器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5页 |
5.5.2 水力振荡器实体模型简化 | 第45页 |
5.6 水力振荡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5.6.1 几何模型的导入及清理 | 第45-46页 |
5.6.2 水力振荡器材料属性的确定 | 第46页 |
5.6.3 网格划分和单元选择 | 第46-48页 |
5.7 水力振荡器的自由模态计算 | 第48-51页 |
5.7.1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8页 |
5.7.2 模态计算结果 | 第48-51页 |
5.8 水力振荡器约束模态计算 | 第51-55页 |
5.8.1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1页 |
5.8.2 约束模态计算 | 第51-54页 |
5.8.3 约束模态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样机试制及试验 | 第56-59页 |
6.1 样机试制 | 第56页 |
6.2 试验结果 | 第56-59页 |
6.2.1 工作压力的测定 | 第57页 |
6.2.2 振动频率的测定 | 第57-5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7.2 工作期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