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清代巴里坤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以地位变动为中心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6页
    一、论文选题理由及意义第10-12页
        1. 选题缘由第10-11页
        2. 学术意义第11页
        3. 现实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2-16页
第一章 清代巴里坤自然状况与历史沿革第16-22页
    第一节 巴里坤地理位置与自然状况第16-19页
        一、地理位置和研究范围界定第16页
        二、自然概况第16-19页
    第二节 清代巴里坤政区变动与历史沿革第19-22页
第二章 康熙、雍正朝平定准噶尔作战中的巴里坤第22-42页
    第一节 准噶尔部统一问题的由来第22-29页
        一、准噶尔部的崛起第22-24页
        二、噶尔丹东侵及清初西北局势第24-29页
    第二节 康熙与策妄阿拉布坦作战时的巴里坤第29-33页
    第三节 雍正朝清、准战争时期的巴里坤第33-42页
        一、巴里坤与“青海之乱”第34-36页
        二、西征噶尔丹策零——以西路军(巴里坤)为中心的叙述第36-42页
第三章 巴里坤与乾隆朝平定新疆的作战第42-56页
    第一节 乾隆朝准噶尔部内乱第42-44页
    第二节 巴里坤与乾隆两征准噶尔部的战争第44-51页
        一、清军战前准备——以西路军(巴里坤)为中心的叙述第44-47页
        二、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的作战经过第47-51页
    第三节 巴里坤在康雍乾平定准噶尔作战中的作用第51-56页
        一、西路军大本营第52页
        二、军需转运重要中心第52-53页
        三、屯垦重要基地第53-54页
        四、文报传递重要节点第54-56页
第四章 平定准噶尔后至同治新疆回民起义前的巴里坤第56-72页
    第一节 内地郡县制在巴里坤的施行第56-57页
    第二节 巴里坤的经济发展状况第57-62页
        一、农业第57-60页
        二、畜牧业第60-61页
        三、商业第61-62页
    第三节 巴里坤的文化发展状况第62-66页
        一、文教事业第62-64页
        二、寺庙文化第64-66页
    第四节 巴里坤与新疆交通体系第66-72页
        一、巴里坤军台第67页
        二、卡伦第67-69页
        三、营塘第69-70页
        四、驿站第70-72页
第五章 中流砥柱:同光新疆回民起义时期的巴里坤第72-90页
    第一节 内外因素搅动下的新疆乱局及巴里坤的坚守第72-76页
    第二节 巴里坤与左宗棠收复新疆第76-86页
        一、同光之际的新疆局势与“海防、塞防之争”第76-78页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作战第78-81页
        三、巴里坤在收复新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81-86页
    第三节 晚清时期的巴里坤第86-90页
结语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0页
附录第100-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人家庭中在室女研究--以墓志资料为中心
下一篇:士商互动背景下的徽州宗族教化--基于歙县黄氏宗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