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殿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宫殿赋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二、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宫殿赋界定及先唐宫殿赋发展概述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宫殿溯源及宫殿赋界定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先唐宫殿赋发展概述 | 第14-20页 |
一、两汉宫殿赋 | 第15-16页 |
二、三国两晋宫殿赋 | 第16-17页 |
三、南北朝宫殿赋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唐代宫殿赋概观 | 第20-45页 |
第一节 唐代现存宫殿赋概况 | 第20-33页 |
一、《历代赋汇》中的宫殿赋 | 第21-23页 |
二、《文苑英华》中的宫殿赋 | 第23-27页 |
三、《全唐文》中的宫殿赋 | 第27-28页 |
四、唐代现存宫殿赋一览表 | 第28-33页 |
第二节 唐代宫殿赋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第33-45页 |
一、初唐:南朝赋风的赓衍与渐变 | 第33-35页 |
二、盛唐:骈散结合赋风的形成 | 第35-41页 |
三、中晚唐:宫殿赋的新变 | 第41-45页 |
第三章 唐代宫殿赋的文化内蕴 | 第45-67页 |
第一节 对儒学的宗崇 | 第45-59页 |
一、思想内容之宗崇 | 第46-53页 |
二、赋作美刺旨趣之宗崇 | 第53-56页 |
三、赋作雅正风格之宗崇 | 第56-59页 |
第二节 道家文化的呈现 | 第59-67页 |
一、宫殿名称及题旨上的道学痕迹 | 第59-61页 |
二、宫殿建筑描写上的道学色彩 | 第61-64页 |
三、仙灵意象在赋作中的描绘和涂抹 | 第64-67页 |
第四章 唐代宫殿赋的艺术特征 | 第67-83页 |
第一节 独特的篇章布局 | 第67-72页 |
一、多样化的赋体结构 | 第67-69页 |
二、严谨的叙述章法 | 第69-71页 |
三、时空交错的布局模式 | 第71-72页 |
第二节 丰富的艺术技巧 | 第72-83页 |
一、语言铿锵华美 | 第72-74页 |
二、句式错落精切 | 第74-75页 |
三、音律优美和谐 | 第75-77页 |
四、修辞独到格巧 | 第77-83页 |
第五章 唐代宫殿赋的价值 | 第83-90页 |
第一节 史料价值 | 第83-87页 |
一、建筑史料价值 | 第83-85页 |
二、文学史料价值 | 第85-87页 |
第二节 艺术审美价值 | 第87-90页 |
一、大壮美 | 第87-88页 |
二、空间美 | 第88页 |
三、色彩美 | 第88-90页 |
结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