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微车车门的CAE分析和轻量化设计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汽车车门系统介绍 | 第9-10页 |
1.3 车门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2 有限元法相关介绍 | 第14-22页 |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4页 |
2.2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2.1 线弹性静力学问题 | 第14-16页 |
2.2.2 求解的收敛问题 | 第16-17页 |
2.3 有限元法中的非线性问题 | 第17-18页 |
2.4 CAE技术介绍 | 第18-20页 |
2.4.1 CAE技术简介 | 第18页 |
2.4.2 CAE软件的求解过程 | 第18-19页 |
2.4.3 常用CAE软件介绍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车门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2-32页 |
3.1 车门CATIA 3D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3.2 车门模型的几何清理 | 第23-24页 |
3.3 车门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24-27页 |
3.3.1 网格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24-25页 |
3.3.2 网格数量和密度的确定 | 第25页 |
3.3.3 翻边的处理 | 第25-26页 |
3.3.4 网格质量的控制 | 第26-27页 |
3.4 车门连接方式的模拟 | 第27-30页 |
3.4.1 焊点的模拟 | 第27-28页 |
3.4.2 粘胶的模拟 | 第28页 |
3.4.3 螺栓的模拟 | 第28-29页 |
3.4.4 铰链的模拟 | 第29-30页 |
3.5 材料属性的设置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车门模态和刚度分析 | 第32-40页 |
4.1 车门的工作模态分析 | 第32-36页 |
4.1.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32页 |
4.1.2 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4.1.3 车门模态计算结果 | 第33-35页 |
4.1.4 车门模态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4.2 车门的窗框刚度分析 | 第36-37页 |
4.2.1 边界条件 | 第36页 |
4.2.2 窗框刚度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4.3 车门的内、外带线刚度分析 | 第37-39页 |
4.3.1 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4.3.2 内、外板带线刚度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车门下垂分析 | 第40-46页 |
5.1 模型描述 | 第40-41页 |
5.2 边界条件 | 第41-43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侧门挤压强度分析 | 第46-58页 |
6.1 车门外板的抗凹性能分析 | 第46-51页 |
6.1.1 模型和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6.1.2 接触设置 | 第47-48页 |
6.1.3 车门外板抗凹性能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6.2 车门挤压性能分析 | 第51-56页 |
6.2.1 法规描述 | 第51-52页 |
6.2.2 边界条件 | 第52页 |
6.2.3 仿真计算可信度分析 | 第52-54页 |
6.2.4 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7 车门的轻量化设计 | 第58-70页 |
7.1 车门轻量化方案的确定 | 第58-61页 |
7.1.1 车门轻量化设计的原因 | 第58页 |
7.1.2 车门轻量化设计流程 | 第58-59页 |
7.1.3 车门轻量化设计方案 | 第59-61页 |
7.2 轻量化设计前后车门各项性能的分析与对比 | 第61-68页 |
7.2.1 工作模态的分析与对比 | 第61页 |
7.2.2 车门刚度的分析与对比 | 第61-63页 |
7.2.3 下垂性能的分析与对比 | 第63-64页 |
7.2.4 车门抗凹性能的分析与对比 | 第64-67页 |
7.2.5 车门抗挤压性能的分析与对比 | 第67-68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8 总结及展望 | 第70-72页 |
8.1 总结 | 第70页 |
8.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