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立铣和正交车铣的切削力建模 | 第24-37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考虑后刀面磨损的铣削力建模 | 第24-29页 |
2.3 正交车铣运动学及力学分析 | 第29-33页 |
2.4 剪切面运动学及力学分析 | 第33-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工件温度场理论建模及其时空积分求解 | 第37-60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对切削热源进行时空离散的思想 | 第38-40页 |
3.3 剪切面与后刀面的热分配比例确定 | 第40-44页 |
3.4 工件温度场建模及求解 | 第44-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不同工况对工件温度影响的预测与试验分析 | 第60-84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铣刀和工件的几何及材料热特性测定 | 第60-63页 |
4.3 立铣切削力、热试验研究 | 第63-78页 |
4.4 正交车铣切削力、热试验研究 | 第78-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5 高强钢切削过程中工件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84-100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高强钢立铣有限元建模关键问题描述 | 第84-90页 |
5.3 高强钢本构方程确定 | 第90-95页 |
5.4 高强钢立铣工件温度场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第95-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6 高强钢加工表面完整性试验分析 | 第100-111页 |
6.1 引言 | 第100页 |
6.2 高强钢表面完整性立铣试验方案 | 第100-102页 |
6.3 不同工况对高强钢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分析 | 第102-104页 |
6.4 不同工况下工件温度对高强钢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104-106页 |
6.5 不同工况下工件温度对高强钢表面显微硬度影响的分析 | 第106-110页 |
6.6 小结 | 第110-11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11-113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8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8-129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报的发明专利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