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商洛市山阳县农村小学使用情况调查及布局调整策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关乎民生第11页
        1.1.2 农村小学对基础教育的配置提出挑战第11-12页
        1.1.3 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教育公平的要点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框架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1.4.1 农村小学第14页
        1.4.2 使用情况第14-15页
    1.5 国内外农村学校规划及布局调整研究现状第15-21页
        1.5.1 国外农村学校的规划及布局调整研究现状第15-17页
        1.5.2 国内农村学校的规划及布局调整研究现状第17-21页
2 山阳县农村小学配置现状第21-41页
    2.1 山阳县现状第21-25页
        2.1.1 自然条件第21页
        2.1.2 经济社会第21-22页
        2.1.3 人口现状第22-23页
        2.1.4 农村特征第23-25页
    2.2 山阳县农村小学的发展历程第25-27页
        2.2.1 山阳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历程第25-26页
        2.2.2 山阳县农村小学使用情况的变化第26-27页
    2.3 山阳县农村小学配置现状第27-39页
        2.3.1 总体情况第27-29页
        2.3.2 各镇情况第29-32页
        2.3.3 学校规模第32-35页
        2.3.4 空间服务第35-37页
        2.3.5 寄宿制度第37-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3 山阳县农村小学使用情况调查第41-77页
    3.1 山阳县农村小学使用情况调查内容第41-42页
        3.1.1 调查对象第41-42页
        3.1.2 调查主体第42页
        3.1.3 主要内容第42页
    3.2 山阳县农村小学使用者问卷及访谈分析第42-53页
        3.2.1 小学生问卷分析第42-45页
        3.2.2 家长问卷及访谈分析第45-47页
        3.2.3 教师问卷及访谈分析第47页
        3.2.4 使用者满意情况及需求第47-52页
        3.2.5 使用者问卷调查总结第52-53页
    3.3 山阳县农村小学学校情况分析第53-69页
        3.3.1 教学点数量减少,性质发生变化第53-54页
        3.3.2 城镇周边小学的本地使用率较低第54-55页
        3.3.3 完小生源增长,教学点转学较多第55-56页
        3.3.4 学校规模整体偏小,但相对合理第56-61页
        3.3.5 县域范围内学校服务情况差别较大第61-69页
    3.4 山阳县农村小学使用情况总结第69-75页
        3.4.1 空间层面第69-71页
        3.4.2 规模层面第71-73页
        3.4.3 问题特征第73-75页
    3.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4 山阳县农村小学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7-89页
    4.1 地形条件第77-78页
        4.1.1 交通不便山地地形为主第77页
        4.1.2 村庄分散人口密度偏低第77-78页
    4.2 经济因素第78-79页
        4.2.1 农民人均收入偏低第78页
        4.2.2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第78-79页
    4.3 社会因素第79-81页
        4.3.1 农村人口增长趋势减弱第79-80页
        4.3.2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第80-81页
        4.3.3 农村教育移民现象严重第81页
    4.4 政策因素第81-84页
        4.4.1 生育政策影响学校生源第81-82页
        4.4.2 迁村并点减少学校数量第82页
        4.4.3 移民搬迁加快人口转移第82-83页
        4.4.4 教育资源整合遗留问题第83-84页
    4.5 学校自身因素第84-85页
    4.6 其他因素第85-87页
        4.6.1 财政制度偏向城镇第85-86页
        4.6.2 教师分配制度欠佳第86页
        4.6.3 小规模学校决策难第86-87页
    4.7 本章小结第87-89页
5 山阳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策略第89-115页
    5.1 山阳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环境第89-90页
        5.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89页
        5.1.2 公平有质的教育需求第89-90页
        5.1.3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第90页
    5.2 影响山阳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解读第90-96页
        5.2.1 相关规划概况第90-94页
        5.2.2 规划对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第94-96页
    5.3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经验借鉴第96-101页
        5.3.1 其他地区农村小学第96-98页
        5.3.2 国外农村小学第98-101页
        5.3.3 农村学校的有益尝试第101页
    5.4 山阳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建议第101-113页
        5.4.1 山阳县农村小学未来变化趋势第102-106页
        5.4.2 山阳县农村小学规模标准建议第106-107页
        5.4.3 山阳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建议第107-113页
    5.5 山阳县农村小学优化发展措施第113-115页
        5.5.1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第113-114页
        5.5.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第114页
        5.5.3 创新发展多类型山地农村教育模式第114页
        5.5.4 统筹各项规划,近远发展结合第114-115页
6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115-119页
    6.1 研究结论第115-117页
    6.2 进一步需解决的问题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3页
表目录第123-125页
图目录第125-127页
附录第127-13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纪念性广场设计研究--以陕西公安英烈纪念园为例
下一篇:某购物中心深基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