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公共政策微博传播机制研究--以新浪微博“高考改革”相关政策的传播为例

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2-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页
        1.2.3 本文创新点第13-14页
    1.3 研究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7页
    2.1 微博传播机制研究第16-17页
    2.2 多级传播理论研究第17-19页
        2.2.1 多级传播理论的提出第17-18页
        2.2.2 多级传播理论与微博研究第18-19页
    2.3 政府与公共政策传播研究第19-21页
    2.4 大数据与传播研究第21-27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7-33页
    3.1 研究模型第27-29页
        3.1.1 模型的提出第27-28页
        3.1.2 对变量的解释说明第28-29页
    3.2 研究假设第29-30页
    3.3 研究方法设计与说明第30-31页
    3.4 数据表设计与说明第31-33页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第33-46页
    4.1 大数据挖掘总体情况概述第33页
    4.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3-38页
        4.2.1 各地区参与高考改革传播用户数量分布第33-35页
        4.2.2 参与高考改革传播用户身份分析第35-36页
        4.2.3 高考改革相关微博分时段计数统计分析第36-38页
    4.3 基于用户转发行为的信息流和影响流分析第38-46页
        4.3.1 用户转发行为与微博热度第38页
        4.3.2 用户身份与微博热度分析第38-39页
        4.3.3 基于转发行为的用户关联度与信息流、影响流分析第39-40页
        4.3.4 基于用户转发行为的微博可视化分析第40-4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局限和对策建议第46-51页
    5.1 研究结论第46-48页
        5.1.1 公共政策发布时间对信息流和影响流强度的影响第46-47页
        5.1.2 公共政策与用户的关联度对信息流和影响流强度的影响第47页
        5.1.3 公共政策微博传播中的信息流传播机制强于影响流传播机制第47页
        5.1.4 用户的参与规模对信息流和影响流持续时间的影响第47-48页
    5.2 研究局限第48页
    5.3 对策和建议第48-51页
        5.3.1 合理选择公共政策信息发布时间第49页
        5.3.2 公共政策微博需要细分和仔细解读第49页
        5.3.3 政务微博的人性化发展第49页
        5.3.4 寻找最大化民众参与热情的方式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与分析--以娄底市第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为例
下一篇:郑州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