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内海关通关物流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海关通关物流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3.1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1.3.2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海关通关物流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8-26页 |
2.1 我国海关通关物流体系的实践总结 | 第18-21页 |
2.1.1 我国海关通关物流的发展历程回顾 | 第18-19页 |
2.1.2 国内部分省市海关通关物流的实践与启示 | 第19-21页 |
2.2 我国现行海关通关物流体系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2.2.1 海关通关物流体系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2.2.2 海关通关物流改革的发展趋势 | 第22页 |
2.3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典型性 | 第22-26页 |
2.3.1 物流通关利用便捷的信息共享 | 第22-23页 |
2.3.2 监管服务实施创新的作业模式 | 第23-24页 |
2.3.3 体系建设提供全面的保障条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案例描述 | 第26-38页 |
3.1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历史背景 | 第26-29页 |
3.1.1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内在要求 | 第26-28页 |
3.1.2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外在动力 | 第28-29页 |
3.2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发展过程 | 第29-31页 |
3.2.1 前期建设重点物流项目 | 第29-30页 |
3.2.2 中期创新模式试点 | 第30-31页 |
3.2.3 后期推广和深化改革成果 | 第31页 |
3.3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具体做法 | 第31-32页 |
3.3.1 提升物流信息共享效率 | 第31-32页 |
3.3.2 推行监管服务创新改革 | 第32页 |
3.3.3 做好体系运行保障工作 | 第32页 |
3.4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成效分析 | 第32-38页 |
3.4.1 物流体系实现信息化运行 | 第33-35页 |
3.4.2 通关监管形成一体化模式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信息共享分析 | 第38-41页 |
4.1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设计 | 第38-39页 |
4.1.1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进行信息共享的现实需求 | 第38页 |
4.1.2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进行信息共享的功能分析 | 第38-39页 |
4.2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 | 第39页 |
4.2.1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过程 | 第39页 |
4.2.2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信息共享平台构成要素 | 第39页 |
4.3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信息共享平台的运行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监管服务分析 | 第41-46页 |
5.1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监管服务模式目标设计 | 第41-42页 |
5.1.1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优化监管服务的现实需求 | 第41页 |
5.1.2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优化监管服务的目标分析 | 第41-42页 |
5.2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监管服务模式的搭建 | 第42-43页 |
5.2.1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监管服务模式的搭建过程 | 第42-43页 |
5.2.2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监管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43页 |
5.3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监管服务模式的运行 | 第43-46页 |
5.3.1“区港联动”监管服务模式的运行 | 第43-44页 |
5.3.2“多点报关,多点放行”监管服务模式的运行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建设保障分析 | 第46-51页 |
6.1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建设保障路径的理念设计 | 第46-47页 |
6.1.1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实施建设保障的现实需要 | 第46页 |
6.1.2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实施建设保障的理念分析 | 第46-47页 |
6.2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建设保障路径的搭建 | 第47-49页 |
6.2.1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建设保障路径的搭建过程 | 第47-48页 |
6.2.2 成都全域通关物流体系建设保障路径的构成要素 | 第48-49页 |
6.3 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建设保障机制的运行 | 第49-51页 |
6.3.1 科学进行前期调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 | 第49-50页 |
6.3.2 提高通关工作效率,降低整体海关成本 | 第50页 |
6.3.3 总结部门功能体系,技术实现流程优化 | 第50-51页 |
第七章 成都海关构建全域通关物流体系的启示 | 第51-55页 |
7.1 突破全域通关瓶颈,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 第51-52页 |
7.1.1 提升信息共享功能 | 第51页 |
7.1.2 搭建高效共享平台 | 第51页 |
7.1.3 改善共享平台运行 | 第51-52页 |
7.2 提升全域通关效率,加强监管服务创新 | 第52-53页 |
7.2.1 创新便捷转关方式 | 第52页 |
7.2.2 优化监管评估机制 | 第52-53页 |
7.2.3 调整海关管理流程 | 第53页 |
7.3 落实全域通关要求,提供体系运行保障 | 第53-55页 |
7.3.1 明确全域通关的目的 | 第53-54页 |
7.3.2 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 第54页 |
7.3.3 完善配套保障措施 | 第54-55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