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空气导管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空气导管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空气导管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引气系统管内传热流动特性计算分析 | 第17-25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建立引气系统仿真模型 | 第17-22页 |
2.2.1 引气系统构成简介与单一元件分析 | 第17-20页 |
2.2.1.1 弯管 | 第17-20页 |
2.2.1.2 阀门 | 第20页 |
2.2.2 FLOWMASTER中引气系统仿真建模 | 第20-22页 |
2.3 引气系统稳态计算分析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引气系统初步应力特性计算分析 | 第25-44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空气导管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5-31页 |
3.2.1 直管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 第25-29页 |
3.2.2 弯管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 第29-30页 |
3.2.3 管道部件的处理方法 | 第30-31页 |
3.2.3.1 固定端 | 第30页 |
3.2.3.2 拉杆 | 第30-31页 |
3.2.3.3 法兰 | 第31页 |
3.2.3.4 波纹管补偿器与温度补偿器 | 第31页 |
3.2.3.5 其他组件 | 第31页 |
3.3 空气导管系统外载荷的处理方法 | 第31-35页 |
3.3.1 压力等效节点载荷 | 第31-33页 |
3.3.2 温度等效节点载荷 | 第33页 |
3.3.3 重力与加速度等效节点载荷 | 第33-35页 |
3.4 空气导管引气系统建模 | 第35-37页 |
3.4.1 引气系统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3.4.2 管道属性 | 第36-37页 |
3.4.2.1 材料属性 | 第36页 |
3.4.2.2 截面属性 | 第36-37页 |
3.4.2.3 绝热层参数 | 第37页 |
3.5 引气系统计算工况 | 第37-40页 |
3.5.1 引气工况 | 第37-39页 |
3.5.2 飞行加速度 | 第39页 |
3.5.3 引气系统正常工作条件 | 第39-40页 |
3.6 空气导管引气系统初步应力特性计算分析 | 第40-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空气导管引气系统应力集中区域影响因素研究 | 第44-63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弯管参数对应力集中区域应力特性的影响 | 第44-53页 |
4.2.1 管壁厚度 | 第45-47页 |
4.2.2 曲率半径与管道外径之比 | 第47-49页 |
4.2.3 弯曲角度 | 第49-51页 |
4.2.4 管道外径 | 第51-53页 |
4.3 基于波纹管补偿器的弯管部分应力特性计算分析 | 第53-57页 |
4.3.1 波纹管补偿器下弯管建模与计算分析 | 第53-55页 |
4.3.2 补偿器放置位置对补偿效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4.4 基于温度补偿器的弯管部分应力特性计算分析 | 第57-61页 |
4.4.1 温度补偿器下弯管建模与计算分析 | 第57-59页 |
4.4.2 补偿器放置位置对补偿效果的影响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基于应力补偿和位移补偿的引气系统结构优化研究 | 第63-70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位移和应力补偿 | 第63-66页 |
5.2.1 位移补偿 | 第63-64页 |
5.2.2 应力补偿 | 第64-66页 |
5.3 部件校核 | 第66-69页 |
5.3.1 法兰 | 第66-68页 |
5.3.2 温度补偿器 | 第68页 |
5.3.3 拉杆 | 第68-69页 |
5.4 其他工况校核 | 第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