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理论阐释 | 第15-21页 |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6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17页 |
2.2.4 人本主义教学观 | 第17页 |
2.3 现有翻转课堂结构模型 | 第17-21页 |
第3章 PAE翻转教学模式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 第21-33页 |
3.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原则 | 第21-22页 |
3.2 PAE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22-23页 |
3.3 PAE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 第23-33页 |
3.3.1 课程背景 | 第23页 |
3.3.2 技术支持 | 第23页 |
3.3.3 实施流程 | 第23-27页 |
3.3.4 实施效果分析 | 第27-33页 |
第4章 中学物理PAE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33-39页 |
4.1 PAE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 第33-36页 |
4.2 中学物理PAE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 第36-39页 |
第5章 中学物理PAE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 第39-63页 |
5.1 教学设计案例——《牛顿第三定律》 | 第39-52页 |
5.1.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9-40页 |
5.1.2 教学对象分析 | 第40-43页 |
5.1.3 技术支持 | 第43-44页 |
5.1.4 教学内容设计 | 第44-50页 |
5.1.5 教学过程设计 | 第50-52页 |
5.2 实施效果分析 | 第52-63页 |
5.2.1 实验班与对照班效果分析 | 第52-56页 |
5.2.2 实验班PAE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 | 第56-61页 |
5.2.3 中学物理PAE教学的建议 | 第61-6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3页 |
6.2 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 | 第63-64页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