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信息论与物理层安全 | 第20-34页 |
2.1 信息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1 Shannon熵与互信息 | 第20-22页 |
2.1.2 点对点通信 | 第22-23页 |
2.2 信息论安全 | 第23-28页 |
2.2.1 Shannon保密系统 | 第23-24页 |
2.2.2 Wyner搭线窃听信道 | 第24-25页 |
2.2.3 第二类搭线窃听信道 | 第25-26页 |
2.2.4 嵌套码——陪集编码方案 | 第26-27页 |
2.2.5 保密容量 | 第27-28页 |
2.3 物理层安全 | 第28-32页 |
2.3.1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安全攻击类型 | 第28-29页 |
2.3.2 物理层安全方法 | 第29-31页 |
2.3.3 物理层安全机制的比较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密钥进化 | 第34-42页 |
3.1 无噪声主信道和二元对称窃听信道WTC(0,d>0) | 第34-39页 |
3.2 有噪声主信道和窃听信道WTC0( >,d >0)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协议的构造和性能分析 | 第42-58页 |
4.1 动态秘密和动态密钥 | 第42-46页 |
4.1.1 停止等待协议 | 第42-43页 |
4.1.2 动态秘密 | 第43-45页 |
4.1.3 动态密钥的特点 | 第45-46页 |
4.2 密钥进化协议的构造 | 第46-49页 |
4.2.1 数据帧重新排列 | 第47页 |
4.2.2 动态秘密的生成 | 第47-48页 |
4.2.3 动态密钥的更新 | 第48-49页 |
4.3 原型实现 | 第49-51页 |
4.3.1 原型设计 | 第49-50页 |
4.3.2 原型结果 | 第50-51页 |
4.4 协议性能分析 | 第51-55页 |
4.4.1 数据帧重传率 | 第52-53页 |
4.4.2 数据帧丢失率 | 第53-54页 |
4.4.3 密钥进化的安全特征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五章k容忍加密机制 | 第58-62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58-59页 |
5.2 构造方法 | 第59-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