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属性空间的人脸识别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3 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1 人脸识别过程第15页
        1.3.2 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第15-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页
    1.4 常用的人脸识别方法第16-17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人脸属性提取第19-33页
    2.1 人脸图像属性第19-24页
        2.1.1 局部属性第19-21页
        2.1.2 全局属性第21-24页
    2.2 属性数据模拟第24-28页
        2.2.1 人脸数据库第24-26页
        2.2.2 数据模拟第26-28页
    2.3 数据处理第28-31页
        2.3.1 人脸检测第28-29页
        2.3.2 人脸对齐第29-30页
        2.3.3 特征提取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构建属性分类器第33-46页
    3.1 支持向量机第33-40页
        3.1.1 线性支持向量机第34-37页
        3.1.2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第37-38页
        3.1.3 多类支持向量机第38-40页
    3.2 性能评估指标第40-42页
        3.2.1 鉴别率第40页
        3.2.2 认证率第40-42页
    3.3 属性数据测试结果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基于属性空间的人脸识别研究第46-68页
    4.1 高斯模型第46-48页
        4.1.1 单高斯模型第47页
        4.1.2 混合高斯模型第47-48页
    4.2 期望最大化算法第48-52页
        4.2.1 期望最大化算法含义第48页
        4.2.2 期望最大化算法原理第48-52页
    4.3 混合高斯模型中的EM算法第52-56页
    4.4 参数初始化第56-59页
        4.4.1 参数初始化常用方法第56-57页
        4.4.2 K均值算法第57-59页
    4.5 人脸属性空间的建立第59-60页
    4.6 数据标准化第60-62页
        4.6.1 数据标准化简述第60-61页
        4.6.2 Z-score标准化第61-62页
    4.7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62-67页
        4.7.1 相似度和距离第62-63页
        4.7.2 Multi-PIE数据库第63-66页
        4.7.3 CAS-PEAL数据库第66-67页
    4.8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5.1 本文主要工作第68页
    5.2 未来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市邮政新数据库营销系统
下一篇:基于局部特征的显著区域检测及其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