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表示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稀疏表示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3 目标检测与跟踪相关技术 | 第16-19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稀疏表示基本理论 | 第21-30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稀疏表示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2.1 稀疏表示生物学依据 | 第21-23页 |
2.2.2 信号的稀疏表示 | 第23-25页 |
2.3 稀疏表示相关理论 | 第25-29页 |
2.3.1 凸优化求解方法 | 第25-27页 |
2.3.2 稀疏表示的应用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目标检测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目标图像的稀疏表示及求解 | 第30-35页 |
3.2.1 目标样本的稀疏表示 | 第30-31页 |
3.2.2 目标稀疏表示求解 | 第31-32页 |
3.2.3 干扰与部分遮挡下的目标表示 | 第32-35页 |
3.3 特征提取与检测算法 | 第35-38页 |
3.3.1 目标特征提取 | 第35-36页 |
3.3.2 结构字典设计 | 第36-37页 |
3.3.3 检测算法流程 | 第37-38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目标跟踪 | 第42-56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粒子滤波 | 第43页 |
4.3 基于鲁棒稀疏表示的目标观测模型 | 第43-47页 |
4.3.1 目标观测模型 | 第44-45页 |
4.3.2 鲁棒稀疏编码 | 第45-47页 |
4.4 基于鲁棒稀疏表示模型的目标跟踪 | 第47-49页 |
4.4.1 鲁棒稀疏表示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47-48页 |
4.4.2 干扰检测及目标模板的更新 | 第48-49页 |
4.4.3 目标跟踪算法流程 | 第49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4.6 总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