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非线性系统全局敏感性分析与动态代理模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代理模型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13-15页 |
1.3.1 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13页 |
1.3.2 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13-15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常用代理模型及拟合能力研究 | 第17-30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试验设计方法 | 第17-19页 |
2.2.1 全因子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2.2 正交试验方法 | 第18页 |
2.2.3 拉丁方试验设计 | 第18页 |
2.2.4 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2.3 常用代理模型技术 | 第19-23页 |
2.3.1 响应面法 | 第19页 |
2.3.2 Kriging 代理模型 | 第19-22页 |
2.3.3 径向基函数模型 | 第22-23页 |
2.4 代理模型误差分析指标 | 第23-24页 |
2.5 代理模型拟合能力分析 | 第24-29页 |
2.5.1 测试函数 | 第24-25页 |
2.5.2 代理模型拟合特征比较 | 第25-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全局敏感性分析的 Sobol 指数法 | 第30-37页 |
3.1 Sobol 指数法 | 第30-34页 |
3.1.1 基本原理 | 第30-33页 |
3.1.2 敏感性指标的计算 | 第33-34页 |
3.2 基于代理模型的敏感指标求解 | 第34-35页 |
3.3 算例测试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动态代理模型优化策略 | 第37-46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动态代理模型优化基础 | 第37-39页 |
4.2.1 动态代理模型概述 | 第37-38页 |
4.2.2 多岛遗传算法 | 第38-39页 |
4.3 动态代理模型优化算法 | 第39-41页 |
4.3.1 样本点的选择 | 第40页 |
4.3.2 设计空间自适应调整方法 | 第40-41页 |
4.3.3 收敛条件 | 第41页 |
4.4 算例验证 | 第41-45页 |
4.4.1 测试函数 | 第41-42页 |
4.4.2 优化设计算例 | 第42-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优化设计实例 | 第46-71页 |
5.1 引言 | 第46-47页 |
5.2 乘员约束系统的构成 | 第47-48页 |
5.2.1 安全带总成 | 第47页 |
5.2.2 安全气囊 | 第47-48页 |
5.2.3 座椅 | 第48页 |
5.2.4 转向系统 | 第48页 |
5.3 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第48-52页 |
5.3.1 车体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5.3.2 约束系统的建模 | 第50-52页 |
5.3.3 假人模型的定位 | 第52页 |
5.4 乘员碰撞损伤评价 | 第52-54页 |
5.4.1 头部损伤准则 | 第53页 |
5.4.2 颈部伤害准则 | 第53页 |
5.4.3 胸部伤害准则 | 第53-54页 |
5.4.4 腿部伤害准则 | 第54页 |
5.4.5 加权伤害准则 | 第54页 |
5.5 乘员约束系统的优化 | 第54-70页 |
5.5.1 设计参数初步选择 | 第54-55页 |
5.5.2 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 | 第55-62页 |
5.5.3 敏感参数的优化 | 第62-68页 |
5.5.4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