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模拟技术在火灾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数值模拟在火灾中的重要作用 | 第12-14页 |
1.2.1 数值模拟在消防基础研究的作用 | 第12-13页 |
1.2.2 数值模拟在性能化火灾控制中的作用 | 第13页 |
1.2.3 数值模拟在火灾调查研究中作用 | 第13-14页 |
1.2.4 数值模拟在消防指挥决策系统中作用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火灾模拟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2 国内火灾模拟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1 目的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火灾过程理论研究 | 第21-27页 |
2.1 火灾燃烧过程 | 第21-22页 |
2.2 燃烧过程中的传热与传质 | 第22-23页 |
2.2.1 热传导 | 第22-23页 |
2.2.2 热对流 | 第23页 |
2.2.3 热辐射 | 第23页 |
2.3 火焰的蔓延分析 | 第23-26页 |
2.3.1 水平火焰蔓延 | 第24-26页 |
2.3.2 竖直火焰蔓延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建筑火灾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3.1 火灾湍流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3.1.1 湍流基本守恒方程的建立 | 第27页 |
3.1.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27-28页 |
3.1.3 大涡模拟(LES) | 第28-29页 |
3.2 FDS 模型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3.2.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0页 |
3.2.2 燃烧模型 | 第30-31页 |
3.2.3 热辐射模型 | 第31-32页 |
3.3 数值模拟方法 | 第32-34页 |
3.3.1 FDS 差分格式 | 第32-33页 |
3.3.2 FDS 计算流程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数值模拟技术在主动火灾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 第35-55页 |
4.1 主动防火技术 | 第35-37页 |
4.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第35页 |
4.1.2 自动灭火系统 | 第35-36页 |
4.1.3 防排烟系统 | 第36页 |
4.1.4 疏散设施 | 第36页 |
4.1.5 消防给水 | 第36页 |
4.1.6 灭火器材 | 第36-37页 |
4.2 工程背景 | 第37-39页 |
4.3 主动防火数值模拟分析内容及方法 | 第39-40页 |
4.3.1 分析内容 | 第39页 |
4.3.2 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4.4 自动灭火系统的动作时间的模拟计算 | 第40-41页 |
4.5 火灾烟气蔓延数值模拟 | 第41-47页 |
4.5.1 火源位置 | 第41-42页 |
4.5.2 火灾场景设计 | 第42-43页 |
4.5.3 火灾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4.6 人员疏散数值模拟 | 第47-52页 |
4.6.1 研究手段 | 第47-48页 |
4.6.2 疏散方案 | 第48-49页 |
4.6.3 疏散模拟结果 | 第49-51页 |
4.6.4 疏散安全性判定 | 第51-52页 |
4.7 火灾发展与人员疏散同时进行数值模拟 | 第52-5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数值模拟技术在被动火灾控制技术中应用 | 第55-69页 |
5.1 被动火灾控制技术 | 第55-56页 |
5.1.1 防火间距 | 第55页 |
5.1.2 耐火等级 | 第55-56页 |
5.1.3 防火分区 | 第56页 |
5.1.4 消防扑救条件 | 第56页 |
5.1.5 防火分隔措施 | 第56页 |
5.2 工程背景 | 第56-57页 |
5.3 被动防火分析内容 | 第57-58页 |
5.3.1 防火隔离带 | 第57页 |
5.3.2 钢结构防火保护 | 第57-58页 |
5.4 防火隔离带设计数值模拟分析 | 第58-62页 |
5.4.1 理论计算 | 第58-61页 |
5.4.2 数值模拟 | 第61-62页 |
5.5 钢结构防火保护数值模拟分析 | 第62-67页 |
5.5.1 理论计算 | 第63-66页 |
5.5.2 数值模拟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