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基于残积土结构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土体结构性定性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土体结构性定量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研究现状第15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2 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研究第18-31页
    2.1 花岗岩残积土的成因与分布、分类及矿物成分第18-20页
        2.1.1 花岗岩残积土的成因与分布情况第18页
        2.1.2 花岗岩残积土的分类第18-20页
        2.1.3 花岗岩残积土的矿物成分组成第20页
    2.2 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第20-22页
        2.2.1 物理力学特征第20-21页
        2.2.2 结构性第21页
        2.2.3 不均匀性及各向异性第21-22页
        2.2.4 崩解性第22页
        2.2.5 软化特性第22页
        2.2.6 扰动性第22页
    2.3 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定量研究第22-25页
        2.3.1 土的结构性参数第22-24页
        2.3.2 应变结构性参数第24-25页
        2.3.3 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参数第25页
    2.4 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第25-31页
        2.4.1 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破坏类型第25-28页
        2.4.2 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第28-31页
3 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室内试验第31-42页
    3.1 花岗岩残积土基本物理性质指标第31-33页
    3.2 花岗岩残积土快剪试验第33-38页
        3.2.1 试验方案第33页
        3.2.2 试样制备第33-35页
        3.2.3 试验土样的干湿循环过程第35-37页
        3.2.4 直剪试验第37-38页
    3.3 花岗岩残积土快剪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3.3.1 含水率对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的影响规律第39-40页
        3.3.2 干湿循环次数对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的影响规律第40-42页
4 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第42-57页
    4.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第42-48页
        4.1.1 瑞典条分法第44-45页
        4.1.2 Bishop条分法第45-47页
        4.1.3 Janbu条分法第47-48页
    4.2 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第48-49页
    4.3 花岗岩残积土稳定性分析结果第49-52页
    4.4 花岗岩残积土边坡防治措施第52-57页
        4.4.1 疏干排水法第52-53页
        4.4.2 人工加固法第53-54页
        4.4.3 力学平衡法第54-56页
        4.4.4 植被绿化法第56-5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5.1 结论第57-58页
    5.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州城市综合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
下一篇: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营建策略研究--以福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