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市综合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1. 引言 | 第16-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9页 |
2.1. 相关研究概念 | 第21-22页 |
2.1.1. 城市公园 | 第21页 |
2.1.2. 城市综合公园 | 第21-22页 |
2.2. 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综述 | 第22-27页 |
2.2.1. POE背景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2.2.2. POE的概念与发展 | 第23-25页 |
2.2.3. POE的应用研究 | 第25-27页 |
2.3. 国内外城市公园POE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2.3.1. 国外城市公园POE的研究与进展 | 第27-28页 |
2.3.2. 国内城市公园POE的研究与进展 | 第28-29页 |
3. 综合公园POE模式构建 | 第29-35页 |
3.1. 评价目标 | 第29页 |
3.2. POE模式设计 | 第29-30页 |
3.2.1. 定性化评价 | 第29页 |
3.2.2. 定量化评价 | 第29-30页 |
3.3. POE模式总体框架 | 第30页 |
3.4. POE因素集的构建 | 第30-33页 |
3.4.1. 评价因素集的构建方法 | 第30-31页 |
3.4.2. 评价因素集的制约因素 | 第31页 |
3.4.3. 评价因素集的理论背景 | 第31-32页 |
3.4.4. 福州城市综合公园POE因素集 | 第32-33页 |
3.5. POE调查问卷设计 | 第33-35页 |
3.5.1. 问卷类型结构 | 第33页 |
3.5.2. 评价指标测量方法 | 第33-35页 |
4. 福州城市综合公园POE调研与分析 | 第35-66页 |
4.1. 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 | 第35页 |
4.2. 调查场地概述 | 第35-38页 |
4.2.1. 西湖公园 | 第35-36页 |
4.2.2. 温泉公园 | 第36-37页 |
4.2.3. 金山公园 | 第37-38页 |
4.3. 使用群体特征分析 | 第38-41页 |
4.3.1. 西湖公园使用群体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4.3.2. 温泉公园使用群体特征分析 | 第39页 |
4.3.3. 金山公园使用群体特征分析 | 第39-41页 |
4.4. 使用方式评价分析 | 第41-53页 |
4.4.1. 使用行为特征分析 | 第41-44页 |
4.4.2. 参与性观察分析 | 第44-53页 |
4.5. 满意度评价分析 | 第53-58页 |
4.5.1. 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53-54页 |
4.5.2. 西湖公园李克特量表分析 | 第54-55页 |
4.5.3. 温泉公园李克特量表分析 | 第55-56页 |
4.5.4. 金山公园李克特量表分析 | 第56-58页 |
4.6. 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 第58-64页 |
4.6.1. 使用群体特征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4.6.2. 使用方式评价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4.6.3. 满意度评价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4.6.4. 开放式问题分析 | 第62-64页 |
4.7. 福州城市综合公园POE总体情况 | 第64-66页 |
5. 福州城市综合公园使用状况综合评定 | 第66-85页 |
5.1. POE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6-77页 |
5.1.1. 评价因素权重计算 | 第66-71页 |
5.1.2. POE评价指标体系 | 第71-77页 |
5.2. 使用状况的综合评定 | 第77-80页 |
5.3. 综合评定结果分析 | 第80-85页 |
5.3.1. 温泉公园评定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5.3.2. 金山公园评定结果分析 | 第81-82页 |
5.3.3. 西湖公园评定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5.3.4. 小结 | 第83-85页 |
6. 福州城市综合公园优化提升策略 | 第85-90页 |
6.1. 福州城市综合公园主要特征 | 第85页 |
6.1.1. 公园使用者年龄年轻化 | 第85页 |
6.1.2. 公园服务范围广 | 第85页 |
6.1.3. 公园使用者停留时间长 | 第85页 |
6.1.4. 公园生态环境舒适 | 第85页 |
6.2. 福州城市综合公园现状问题 | 第85-87页 |
6.2.1. 空间类型单一化 | 第85-86页 |
6.2.2. 区域使用差异化 | 第86页 |
6.2.3. 公共设施不完善 | 第86页 |
6.2.4. 无障碍设施关注不够 | 第86页 |
6.2.5. 文化内涵体现不足 | 第86-87页 |
6.2.6. 内部管理有待加强 | 第87页 |
6.3. 福州城市综合公园优化策略 | 第87-90页 |
6.3.1. 丰富空间类型,提升使用者可参与性 | 第87页 |
6.3.2. 合理引导人流活动,增加区域吸引力 | 第87-88页 |
6.3.3. 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公园使用质量 | 第88页 |
6.3.4. 加强公园文化建设,提升公园文化品质 | 第88-89页 |
6.3.5. 注重绿化建设,巩固环境生态性 | 第89-90页 |
7. 结语 | 第90-9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A | 第95-97页 |
附录B | 第97-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