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演变与审美意蕴之探微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宋初工笔花鸟画审美品格的形成 | 第10-16页 |
第一节 花鸟画在宋代成为了独立的画面语言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 第11-14页 |
第三节 黄家体系在北宋时期的独盛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北宋院体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 第16-27页 |
第一节 工笔花鸟画写生道路的推崇 | 第16-19页 |
一、 赵昌等人的写生之路 | 第16-18页 |
二、 崔白等人的野情逸趣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宣和画体与宫廷花鸟画 | 第19-22页 |
一、 宋徽宗赵佶的宫廷花鸟画 | 第19-21页 |
二、 宣和画体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写实之美 | 第22-27页 |
一、 院体花鸟画的写实精神 | 第22-23页 |
二、 对传统造型语言的继承 | 第23-25页 |
三、 写实风格在题材上的表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南宋院体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 第27-36页 |
第一节 画院的重建与画院的体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两宋文人画理论的发展与渗透 | 第28-30页 |
第三节 院体工笔花鸟画的演变风格 | 第30-32页 |
第四节 小幅工笔花鸟画的独特魅力 | 第32-34页 |
第五节 院体花鸟画的色彩之美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