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地下水脱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18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8-32页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第18页
   ·含氮化合物进入水体的途径及危害第18-19页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危害及现状第19-20页
   ·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技术第20-25页
     ·物理化学法第20-22页
     ·化学法第22-23页
     ·生物法第23-25页
   ·细胞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第25-29页
     ·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形态第26-27页
     ·细胞固定化载体第27-28页
     ·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应用第28-29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29-32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优势第29页
     ·常用于微生物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第29-32页
第3章 两室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地下水反硝化的可行性研究第32-42页
   ·前言第32-33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实验用水及材料第33页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第33页
     ·两室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第33-34页
     ·固定化细胞的活化第34页
     ·DCMBR的批式实验第34页
     ·分析与计算第34-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反硝化菌的培养驯化第35-36页
     ·固定化细胞的活化第36页
     ·DCMBR反硝化脱氮的可行性第36-37页
     ·乙醇溶液的浓度及其投加方式的影响第37-39页
     ·DCMBR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两室复合膜生物反应器脱氮条件优化第42-57页
   ·前言第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实验用水及材料第42-44页
     ·反硝化细菌计数第44页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第44-45页
     ·两室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第45页
     ·DCMBR的批式实验第45页
     ·分析与计算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5页
     ·反硝化细菌计数第45页
     ·正交实验第45-47页
     ·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初始pH值下DCMBR的反硝化效果第48-49页
     ·硝酸盐初始浓度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第49-51页
     ·不同有机碳源对反硝化的影响第51-52页
     ·反硝化过程中溶解氧及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第52-54页
     ·DCMBR用于实际地下水反硝化脱氮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三室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脱氮研究第57-65页
   ·前言第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实验用水及材料第57页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第57页
     ·三室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第57-58页
     ·TCMBR的批式实验第58页
     ·分析与计算方法第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C:N对反硝化的影响第58-59页
     ·初始底物浓度对反硝化的影响第59-61页
     ·碳源投加方式对反硝化的影响第61-62页
     ·反应器脱氮性能的比较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6章 多室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脱氮研究第65-78页
   ·前言第65页
   ·材料与方法第65-69页
     ·实验用水及材料第65页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第65页
     ·多室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第65-67页
     ·批式实验方法第67页
     ·连续实验方法第67页
     ·分析和计算第67页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第67-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77页
     ·批式运行结果第69-73页
     ·连续运行结果第73-76页
     ·固定化细胞的微观形态分析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7章 固定化细胞中的扩散特性及内部传质阻力研究第78-92页
   ·前言第78-79页
   ·理论部分第79-82页
     ·内部传质阻力第79-82页
     ·内部传质阻力的影响因素第82页
   ·材料与方法第82-84页
     ·实验用水及材料第82页
     ·空白膜的制备方法第82页
     ·实验装置第82-83页
     ·检测指标与分析方法第83页
     ·分配系数的测定与计算第83页
     ·扩散系数的测量与计算第83-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91页
     ·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乙醇在PVA膜中扩散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第84-90页
     ·内部传质结果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8章 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特性表征第92-99页
   ·前言第92页
   ·材料与方法第92-94页
     ·实验用水及仪器第92-93页
     ·滤膜和水样的预处理第93页
     ·分析方法第93-94页
   ·有机物特性研究第94-98页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第94-95页
     ·水样中的UV_(254)第95页
     ·三维荧光测定第95-97页
     ·生物毒性测试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9章 反硝化过程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第99-108页
   ·前言第99页
   ·材料与方法第99-101页
     ·试剂和仪器第99-100页
     ·反应器运行第100页
     ·污泥样品预处理及总DNA的提取方法第100页
     ·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第100-101页
     ·PCR产物的DGGE分析第101页
     ·DGGE图谱特征条带的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第101页
     ·GenBank序列号第101页
   ·结果与讨论第101-107页
     ·反应器性能第102页
     ·样品总DNA的16S rRNA基因V5区片断的PCR扩增第102-103页
     ·PCR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第103-105页
     ·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第108-111页
   ·主要结论第108-109页
   ·论文创新点第109页
   ·建议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2页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附录:符号说明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表面冷凝特性研究及通用冷凝传热模型建立
下一篇:滚动轴承动特性及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