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2 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3 相关文献综述评价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1.5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19-20页 |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2.1.1 竞争力 | 第20页 |
2.1.2 产业竞争力 | 第20-21页 |
2.1.3 区域产业竞争力 | 第21页 |
2.1.4 电子信息产业 | 第21-22页 |
2.2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3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31页 |
3.1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3.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 | 第28-29页 |
3.3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4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1-38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1页 |
4.2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4.2.1 生产要素条件 | 第31-32页 |
4.2.2 产业自身发展能力 | 第32-33页 |
4.2.3 技术创新能力 | 第33页 |
4.2.4 政府等外部环境 | 第33-34页 |
4.3 构建电子信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6页 |
4.3.1 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页 |
4.3.2 指标解释 | 第34-36页 |
4.4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确定 | 第36-38页 |
5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第38-47页 |
5.1 数据样本的选取 | 第38页 |
5.2 数据分析 | 第38-45页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6 提升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6.1 企业方面 | 第47-48页 |
6.1.1 扩大企业规模 | 第47页 |
6.1.2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第47-48页 |
6.2 产业提升方面 | 第48-49页 |
6.2.1 产业集群式发展 | 第48页 |
6.2.2 产业链式发展 | 第48-49页 |
6.3 政府方面 | 第49-51页 |
6.3.1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 第49页 |
6.3.2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 第49-50页 |
6.3.3 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 第50-51页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1-5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