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一) 研究对象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二) 研究对象的现状与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 1. 关于女性消费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2. 西方关于消费异化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3. 关于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女性消费与审美 | 第12-16页 |
| (一) 女性消费概述 | 第12页 |
| (二) 不同时期的女性消费方式的演变 | 第12-13页 |
| 1. 改革开放之前的女性消费方式 | 第12-13页 |
| 2. 改革开放之后的女性消费方式 | 第13页 |
| (三) 中国当今消费文化的女性审美异化 | 第13-16页 |
| 二、女性消费异化现象分析 | 第16-20页 |
| (一) 女性消费异化的社会建构 | 第16-17页 |
| (二) 女性消费异化现象的表现 | 第17-19页 |
| 1. 对消费中符号元素趋之若鹜 | 第17-18页 |
| 2. 趋向炫耀性的物质消费 | 第18页 |
| 3. 无节制的消费习惯 | 第18-19页 |
| (三) 女性消费异化的消极影响 | 第19-20页 |
| 三、女性消费异化背景下的当代设计 | 第20-31页 |
| (一) 消费时代下的设计的社会功能与压力 | 第20-21页 |
| (二) 消费文化中的符号操纵 | 第21-22页 |
| (三) 消费中的“男性范例”与“女性范例”设计之体现 | 第22-23页 |
| (四) 吸引女性消费的设计因素 | 第23-26页 |
| 1. 产品的形式美 | 第24-25页 |
| 2. 产品的功能表现 | 第25页 |
| 3. 注重设计的情感化 | 第25-26页 |
| (五) 女性消费异化下的当代设计问题 | 第26-31页 |
| 1. 享乐化设计 | 第26-27页 |
| 2. 仿造欧美的设计策略 | 第27-29页 |
| 3. 技术化设计 | 第29-31页 |
| 四、女性消费异化现象下的当代设计策略 | 第31-47页 |
| (一) 当代设计策略的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 1. 影响设计策略的主观因素 | 第31-32页 |
| 2. 影响设计策略的客观因素 | 第32-33页 |
| (二) 女性消费异化现象下的当代设计原则与应用 | 第33-41页 |
| 1. 以细节关注女性意识——人本主义设计原则与应用 | 第33-34页 |
| 2. 女性感性消费的飞跃——情感化设计原则与应用 | 第34-36页 |
| 3. 创造生活的独特视角——女性极简设计原则与应用 | 第36-38页 |
| 4. 易用、适用与安全的共存——功能便携性设计原则与应用 | 第38-39页 |
| 5. 对环境和资源的解压——可持续性设计原则与应用 | 第39-41页 |
| (三) 当代设计策略实践案例分析 | 第41-44页 |
| 1. 案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第41-42页 |
| 2. 案例二:无印良品(MUJI)的简约风格 | 第42-43页 |
| 3. 案例三:赫曼·米勒有限公司(Herman Millerlnc.)的家具设计 | 第43-44页 |
| (四) 女性消费异化现象下当代设计策略结论与建议 | 第44-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 | 第50-59页 |
| 后记 | 第59-61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