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陆机赋的题材内容 | 第11-30页 |
第一节 咏物赋 | 第11-17页 |
一、动植物赋 | 第13-14页 |
二、器用赋 | 第14-15页 |
三、天象赋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抒情小赋 | 第17-27页 |
一、感时伤逝类 | 第18-22页 |
二、思乡怀亲类 | 第22-25页 |
三、颂祖述志类 | 第25-27页 |
第三节 隐逸、游仙赋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文赋》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文赋》与西晋哲学思潮 | 第30-37页 |
一、《文赋》的情感论 | 第33-35页 |
二、《文赋》与言意关系 | 第35-36页 |
三、《文赋》与以无为本思想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文赋》对《楚辞》及汉大赋的继承演变 | 第37-40页 |
第三章 陆机赋艺术特色 | 第40-52页 |
第一节 抒情方式多样,基调以悲为主 | 第40-44页 |
一、直接与间接抒情相结合,写景与想象、联想并用 | 第40-42页 |
二、抒情基调,以悲为主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善用“风”、“云”意象,重铺叙 | 第44-45页 |
第三节 辞藻富丽,讲究音声,警句先行 | 第45-49页 |
第四节 使事用典多而精 | 第49-52页 |
第四章 陆机赋的贡献和影响 | 第52-56页 |
第一节 《文赋》内容与形式上的重要贡献 | 第52-54页 |
第二节 《叹逝赋》、《豪士赋》等赋作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