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导言 | 第15-22页 |
一、学术回顾 | 第15-16页 |
二、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6-18页 |
三、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突破与创新 | 第19-22页 |
第一章 大汉气象下两汉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22-47页 |
第一节 汉代礼教初兴时诗歌中的女性世俗心灵 | 第22-30页 |
一、两汉女子对和美家庭生活的期盼之心 | 第22-28页 |
二、班婕妤、刘兰芝等人对礼教的恪守之心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汉代女性的自我之心 | 第30-35页 |
一、汉代女子明确的自我生命之心 | 第30-33页 |
二、《孔雀东南飞》等诗歌中女子自觉的自救之心 | 第33-35页 |
第三节 盛汉时期女性心灵中的人伦情怀与痛苦之隐 | 第35-45页 |
一、缇萦的孝义之心 | 第35-36页 |
二、罗敷和胡女反抗强权诱惑的贞洁之心 | 第36-37页 |
三、胡地汉家女儿刘细君和王昭君的思归之意 | 第37-39页 |
四、《孔雀东南飞》、《妇病行》中的舐犊情深 | 第39-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二章 文化裂变下建安及西晋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47-72页 |
第一节 战乱频仍之际的建安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47-59页 |
一、建安诗歌中男性视野下的女性心灵 | 第48-56页 |
二、蔡琰诗歌中的心灵剖析 | 第56-59页 |
第二节 豪奢汰侈之风下西晋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59-70页 |
一、同题诗歌拟作初盛时的女性心灵 | 第60-63页 |
二、豪汰奢侈背景下妻妾的悲苦 | 第63-67页 |
三、一代才女左棻志向不得伸展的苦闷与思亲之切 | 第67-69页 |
四、庞氏烈妇力撑门户的豪情壮气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三章 江南文化浸润下的东晋南朝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72-117页 |
第一节 秀美江南之东晋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72-85页 |
一、享受生活,体悟生命 | 第72-75页 |
二、怎一个“爱”字了得 | 第75-85页 |
第二节 思字当头,自与思协,伤怨同在——东晋南朝男性文人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85-104页 |
一、“春思乱如麻” | 第85-87页 |
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心灵诉求 | 第87-89页 |
三、思字当头 | 第89-95页 |
四、自与悲协 | 第95-96页 |
五、姬妾之宠辱悲怨交织的心灵 | 第96-101页 |
六、秋胡妻和采桑女坚守气节的纯洁高尚心灵 | 第101-102页 |
七、王昭君的和亲之悲 | 第102-104页 |
第三节 怒放的才情与生命之花——东晋南朝女性诗人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104-115页 |
一、东晋南朝女性自言体诗歌中的情爱心灵 | 第105-108页 |
二、才女谢道韫的才情志向与其命运遭际的悖反 | 第108-110页 |
三、鲍令晖等女诗人的代言体诗歌中对女性心灵的有力扩充 | 第110-112页 |
四、王金珠、刘令娴姐妹以及沈满愿的热爱生命之心 | 第112-114页 |
五、杨苕华与乐昌公主饱受命运戏弄的无奈心灵 | 第114-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四章 河朔文化影响下北朝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117-133页 |
第一节 《梁鼓角横吹曲》中的河朔女子心灵 | 第117-124页 |
一、直率热烈不失含蓄柔美的情爱之心 | 第117-120页 |
二、《木兰诗》中木兰的忠孝两全、勇敢豪气不失女儿本色之心 | 第120-123页 |
三、河朔女子的生活情趣 | 第123-124页 |
第二节 北朝文人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124-132页 |
一、温子昇《捣衣诗》中征妇之思所代表的北朝男性诗歌中女性的闺怨之心 | 第124-125页 |
二、北朝女性文人诗歌中才情与本心高度统一的心灵 | 第125-132页 |
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五章 南北文化交融之势下隋朝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133-146页 |
第一节 开盛唐之声的隋朝男性诗人诗歌中的女性心灵 | 第133-137页 |
一、《委靡辞》中女性对媒妁之事的忧变之心 | 第133-134页 |
二、诗人们感同身受的闺怨、宫怨之心和王昭君的自伤之心 | 第134-137页 |
第二节 隋朝宫庭、民间女子共谱的女性心灵之歌 | 第137-144页 |
一、宫廷女子大义公主、侯夫人、秦玉鸾的忧伤之心 | 第137-142页 |
二、民间女诗人演绎的悲苦心曲 | 第142-144页 |
小结 | 第144-146页 |
结语:千秋红颜家国梦——汉魏六朝诗歌中的女性心灵论 | 第146-157页 |
第一节 汉魏六朝诗歌中的女性心灵内涵探究 | 第146-150页 |
一、和美团圆的生活期盼 | 第146-147页 |
二、温馨醇美的人伦诉求 | 第147-149页 |
三、自我生命心灵的潜在发展 | 第149-150页 |
第二节 汉魏六朝诗歌中的女性心灵影响因素简论 | 第150-157页 |
一、文学观念的发展 | 第150-151页 |
二、社会历史的变迁 | 第151-152页 |
三、思想文化的更替 | 第152-153页 |
四、地域文化环境的浸润 | 第153-154页 |
五、“文心”与“人心” | 第154-157页 |
注释 | 第157-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5页 |
致谢 | 第175-1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