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引言 | 第11-13页 |
1.2 影像匹配方法综述 | 第13-14页 |
1.3 三线阵影像匹配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16-18页 |
2 ADS40传感器成像数学模型 | 第18-33页 |
2.1 线阵传感器成像原理及模型 | 第18-21页 |
2.2 坐标系统及转换 | 第21-23页 |
2.2.1 Level0坐标系统 | 第21-22页 |
2.2.2 焦平面坐标系 | 第22页 |
2.2.3 物方空间坐标系 | 第22-23页 |
2.2.4 Level1影像坐标系 | 第23页 |
2.3 坐标变换 | 第23-26页 |
2.3.1 L0级影像到焦平面坐标变换 | 第23-24页 |
2.3.2 焦平面到L0级影像坐标变换 | 第24-25页 |
2.3.4 焦平面到物方空间坐标变换 | 第25页 |
2.3.5 物方空间到焦平面坐标变换 | 第25页 |
2.3.6 物方空间到L1级影像坐标变换 | 第25-26页 |
2.3.7 L1级影像到物方空间坐标变换 | 第26页 |
2.4 L1级影像与地面坐标变换 | 第26-28页 |
2.4.1 L1级影像到地面坐标变换 | 第26-28页 |
2.4.2 地面到L1影像坐标转换 | 第28页 |
2.5 地面到L0级影像的反投影变换 | 第28-29页 |
2.6 空间前方交会 | 第29-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POS辅助的ADS40影像SIFT匹配方法 | 第33-40页 |
3.1 附加近似核线约束的ADS40影像SIFT匹配 | 第33页 |
3.2 基于POS数据的近似核线生成 | 第33-34页 |
3.3 沿近似核线的SIFT特征提取与匹配 | 第34-35页 |
3.3.1 SIFT特征提取 | 第35页 |
3.3.2 SIFT匹配 | 第35页 |
3.4 方法流程 | 第35-36页 |
3.5 试验及分析 | 第36-39页 |
3.5.1 试验数据 | 第36-37页 |
3.5.2 试验结果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基于物方几何约束的多视ADS40影像密集匹配方法 | 第40-55页 |
4.1 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回顾及匹配策略介绍 | 第40-41页 |
4.2 基于物方几何约束的ADS40影像匹配流程 | 第41-44页 |
4.2.1 参考影像的选择 | 第41-42页 |
4.2.2 近似核线约束 | 第42-43页 |
4.2.3 相关系数匹配测度策略 | 第43页 |
4.2.4 匹配结果的筛选条件 | 第43-44页 |
4.2.5 匹配结果的物方约束 | 第44页 |
4.3 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44-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